APP下载

古典文学教学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及策略转换*

2019-11-28余莉湖南文理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15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认同感民族

余莉(湖南文理学院)

古典文学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它不仅传承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在我国民族文化性格塑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更是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我们的古典文学教学大都局限在纯文学研究的瓶颈里,对教学过程中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缺乏重视。本文拟从目前古典文学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出发,深度剖析当代大学课程教育中民族文化认同薄弱的文化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古典文学教学中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可行性策略转换。

一 古典文学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表象

在当前大学教育中,中国古典文学教学正遭遇普遍的教学瓶颈,即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低,具体而言,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象。

第一,当代大学生古典文学的知识积累非常贫乏,对古典文学普遍缺乏兴趣。这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古典文学及其所传承的民族文化普遍缺乏认同的重要表象之一。根据笔者的课堂调查,除了中小学学过的文章和诗歌之外,大部分学生没有更多的古典文学知识积累。即使在中学阶段,会被要求背诵许多古典文学和文化知识,但那也仅仅限于几页复习稿纸上零散的内容,至于教师布置的其他拓展阅读,则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真正看过,因为一点也不感兴趣。很难理解,学生对日韩欧美明星趋之若鹜,能准确记得所爱明星的星座、爱好、过往情史,为了一张演唱会或者见面会的门票而“上下求索”,甚至负债。但是对于自己国家优秀的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化,他们居然不感兴趣。他们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追星,却不知道“知人论世”说出自孟子,也没有读过孟子的书。这种现象在一些二本三本院校尤其严重。

第二,古典文学的阅读能力非常有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古典文学阅读能力非常有限。以最基本的句读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不懂句读,一百字以内的文章标点对他们而言是很有难度的作业,这说明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孩子没有培养出古文诵读的语感。很难想象,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看懂一篇唐宋散文,即使在工具书的帮助下,看懂一篇两三百字以内的唐宋文章,对很多学生而言也很有难度。在古典文学中,唐宋散文相对简单,尤其是宋代文章,充分体现了古文运动以来追求文从字顺的审美趋向。一般而言,宋代散文语言都比较平易,生僻词较少,所以中学语文课本较多选录。如果阅读唐宋文章尚有难度,更不必说先秦两汉的高文了。至于古典诗歌的感发与想象能力,则更显得一片空白。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感发特征,大部分学生似乎是不知道的。笔者曾经尝试让学生将《诗经》的某些篇章改写成散文,允许加入自己的想象去解读,但结果是绝大部分都交的翻译稿,五十余学生中,只有一两篇写出了一点情怀。可见,学生对古典诗歌中的情感缺乏“同情”心。这并非全是时代隔膜的原因,毕竟很多情感都是可以超越时代的,主要还是学生古典文学阅读能力有限、审美水平不足所致。

第三,对古典文学及其所传承的民族文化在审美上存在诸多误区,不仅不能理解民族文化,甚至出现嘲弄情绪。这种现象,在古典文学教学过程中并不少见,是民族文化认同困境的最突出表象,也是教学过程最棘手的地方。比如在先秦文学教学中,对屈原作品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和忠君情结,学生的理解就多种多样。在对屈原及其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后,有些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屈原对楚国的深厚感情,以及与怀王沟通中的忠诚、愤懑、无奈等情绪;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屈原的忠君爱国有点神经质的味道,不喜欢,甚至看不起这种行为;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只看到两个男人的相爱相杀,认为屈原这是同性恋行为。当然,如果作为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这种解读似乎也是可以的。可惜他们并不是严肃的学术研究心态,而是嘲笑与戏弄,这真正是古典文学的悲哀。

所有的认同都建立在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从目前的古典文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古典文学及其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受制于其古典文学阅读能力的有限,大部分学生并不曾真正读懂过古典文学的作品,也不曾真正理解过这些作品中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精神。因为不了解,所以缺乏信心,对民族文化缺乏认同。

二 古典文学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困境探源

从上述表象看来,古典文学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状况着实堪忧,但这种状况的普遍存在并非学生单方面的原因,若仅仅归结于学生学习不努力,是不客观也不科学的。笔者以为,古典文学教学存在普遍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从客观来讲,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层面的渊源:

首先是社会层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网络信息的覆盖面广,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很大,社会的各种审美趋向和认知潮流会迅速地对学生造成巨大影响。而目前的社会现状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审美精神在多种价值体系的挤压下,缺少立足之地。尤其网络自媒体的发达与盛行,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毫无保留地带到人生观还很稚嫩的大学生面前,将他们在学校课程教育中好不容易获得的一些正能量击得粉碎。比如如今社会层出不穷的“碰瓷”现象,就极大地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精神。教师在课堂上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是,在真实的社会处理中却没有权威性,甚至走向了反面。这就是社会层面的负能量,影响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此外,一些与当代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领域,没能在民族文化审美精神方面给大学生们以正确的指引,也带来其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淡薄。比如各类电视节目。除中央电视台近年来的“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重视民族文化外,各大地方台录制节目均是娱乐至上,缺少民族文化认同精神,甚至间接宣扬拜金主义,以及带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个性精神等等,这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造成极坏的影响。总之,受社会诸多层面的影响,很多学生逐渐偏离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审美精神,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与传承也大打折扣,民族文化认同感自然淡薄。

其次是学校层面。现行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精神并不重视。以中国语言文学系为例,相对于十年前的教学大纲标准,很多古典文学课程已经被砍掉。比如在最新的教学大纲里面,从前开设的“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典文献学”都没有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也由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这些变动会给学生们一个很明确的暗示,即这些课程都不重要,当然也就不必重视了。课程被废除,学生的古典文学学习内容必然有所减少,其所传承的民族文化也随之失去了最主要的传播通道。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专业。何况,一些理工学校本来就不重视文学基础教育,连大学语文课都没有,甚至也没有开设相关方面的选修课,学生能接触到的古典文学课程和民族文化课程就更少。没有学习渠道,民族文化认同感自然缺乏。何况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的授课局限于纯文学或者纯学术视角,以知识传授为主,忽略审美层面的教育与引导。古典文学的学习本有语言层面的障碍,如果缺乏教师的审美引导,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很难建立。

再次是家庭层面。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受社会现实的影响,一般家庭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并不高,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家庭少之又少,有些家长为了生存需要,甚至会给孩子灌输相违背的理念,导致学生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家庭基因。在校外课程培训方面,只有少数从事与民族文化相关工作或者对民族文化有特别爱好的父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古典文学爱好,大部分家长更愿意花钱去培训孩子的外语或者钢琴这种将来能比较快速带来经济效益的课程。

所以,古典文学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的出现,绝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原因,社会认知、学校课程设置以及家庭教育都是重要因素,在某些条件下,甚至是关键性因素。

三 民族文化认同困境下古典文学教学策略转换

要改变当前古典文学教育中呈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当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合作,也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改变的。但是,作为古典文学课程教育,如何走出目前的教学瓶颈,并改善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却是可以迅速做出调整的,笔者以为,在当前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下,必须调整教学目标,转换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手段。

首先,调整教学目标,加强民族文化审美教育。要应对当前古典文学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必须从教学目标层面做出调整,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做法,将学生民族文化情感的培育列入教学目标,加强古典文学中的民族文化审美教育。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至少要分两个层面进行:一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弥补中学教学漏洞,从阅读、想象、感发等基础能力提升层面着手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之美,其中特别注意肃清社会上对古典文学以及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的种种误解。比如《论语》的教学,很多学生并没有读过《论语》,不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因受到一些质疑民族文化理念的蛊惑,开口闭口就是孔老二,对《论语》嗤之以鼻。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知识传授与审美教育同时进行,通过审美引导与教育,端正学生对《论语》的学习态度,使其认识到《论语》的审美精神,才能真正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心态问题,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学生古典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引导。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对古典文学审美也会有一个心路历程。此时的不理解不代表将来也不理解,有些情怀的确是需要等到他们年纪大一点、社会阅历丰富一点后才能理解的,但是在那个能够理解民族文化的年纪到来之前,不要急着去否定它。

其次,转换教学思路,巧用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在当前古典文学教学呈现瓶颈状况的情形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自信感和认同感,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进和提升。案例式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教学方法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盛行,它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而且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实效价值,能让学生在进行案例探究的过程中,相对轻松地掌握相关知识和原理。不过,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不仅有比较成熟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比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及平时注重对教学案例的积累。在案例选择过程中,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具有实践价值的案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案例的正能量程度以及审美价值问题,如此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比如中国先秦时期,诗乐舞是一体的,很多音乐观念同时也是文学观念。关于音乐(文学)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有很多讨论,如《礼记·乐记》中有一段著名的话:“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1]又荀子的《乐论》中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2]荀子肯定音乐是应人的心理与生理需要而产生,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在于寓教于乐,“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促进“民和睦”相处,因而提出“音乐——人心——治道”的模式,认为音乐可以感发人心,从而影响社会风尚,决定政治治乱。这个知识点如果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即使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有魅力,也很难让学生真正产生兴趣。但是,如果转换一下教学思路,尝试用案例式教学,将“音乐与社会治乱”作为一类案例进行研究,组织并引导学生从先秦的音乐理论出发,分工协作,一边学习先秦典籍中的基本观点,一边寻找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实例,从《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到刘欢《从头再来》、张韶涵《隐形的翅膀》、汪峰《飞得更高》等,把深奥的先秦典籍和诗歌理念实例化,配合学生熟悉的歌曲歌手,则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内容,见识到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管理智慧,而且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古典文学理念的当代价值,大大加强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再次,改进教学手段,利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在课堂教学之外,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的好途径。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可以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变化。具体而言,有以下可以参照的手段。第一,结合地域文化和文学传统,通过对实地文化考察或当地文献研读活动等形式,在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所传承的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可。第二,开展节日文学教育,通过对传统节日的学术研究,开展一系列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民族文化的审美体验,进而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像上元、七夕等节日,近年来受网络媒体的影响,已经在学生中形成了一定的节日氛围,如果能顺势引导,将社会娱乐氛围中的传统节日学理化、仪式化,则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识又能大进一步,并由此对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妇女观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甚至可以引发学生对现代爱情观和妇女观的思考。至于端午、中秋等早已家常化的节日,则更不需要太费劲,稍稍引导就可以有好的效果。第三,通过有意识地校园文化活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培育民族文化审美自信与认同感。目前,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众多,学生也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开展活动。如果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古典文学文化的活动,或者为学生活动提供学术支持,也能取得惊喜的效果。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曾在学校晚会活动中表演过历代服饰的演变,开展过元宵灯展猜谜活动等,学生非常参与热情很高。实践证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相关古典文学知识,而且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更进一层。

当然,走出目前古典文学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是一个不断摸索改进的过程,笔者以上所列举的这些方式,仅是一家之言。走出这个困境,还需要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积累经验,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完善。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认同不仅是一个文化价值观导向问题,还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从目前大学教育中的古典文学教学现状来看,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已经出现危机,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作为古典文学类的课程教育,更有责任积极寻找应对策略,解决当前的教学瓶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认同感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更正说明
考研知识点之日本古典文学中色彩词的意象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重要启事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