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下第三方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2019-11-28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陆益飞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徒专业技能校企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陆益飞

2016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发布了《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强化学校、企业的共同责任,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和使用的契合度;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政府、学校、行业组织、企业、学生、家长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早在2015年我校就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随着汽修行业的迅猛发展,我校现代学徒制的内部评价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迫切需要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下的第三方评价考核机制。

1 现代学徒制引入第三方评价的意义

(1)实现教考分离,评价结果更具真实性。原有的职业教育是“闭门造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施、考核评价全由学校一方包办,学校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通过研究英国学徒制与德国双元制,我们发现教考分离的第三方评价是维系现代学徒制生命力和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元素,是学徒最终实习合格并获取真实性、公正性与可靠性评价的有利途径。

(2)双师共导,师资队伍均衡发展。中职汽修专业教师一般理论较好但实践经验不足,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对本专业现有教师技能水平提出要求,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实现理论、技能双向优势互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职汽修专业中原有的顶岗实习是整个职业塑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身份转换(学生→准员工→员工)的必经之路。以往企业在招工时对即将接收的学生的专业理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一无所知,而现代学徒制第三方评价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信息不对称,同样,学生也提前进行工学交替,提前学习所需的技能,适应未来职业环境。

(4)增强专业吸引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汽修专业则更是如此。但在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上,学校无法将本专业做到与企业文化与时俱进,与企业一线技术同步发展,长期以来,其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社会口碑并不是很理想。汽修专业引入第三方评价无疑是倒逼学校解决这些问题,让学校与企业走得更近,让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技术实时同步,实时调整校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企业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良好口碑。

2 现代学徒制实施第三方考核评价的原则

(1)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的不同影响着评价视角的不同。原有的实践评价考核中,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现代学徒制的第三方评价中,企业的维修师傅、售后经理、车间主任这一评价主体占有最大权重,也是让学徒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2)评价内容多维度。现代学徒制以学习专业技能为核心点,结合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融入企业文化的适应性,除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评价内容外,应将合作意识、实习态度、再学习能力等纳入评价内容的指标,形成硬指标和软指标相结合的多维度考核。

(3)评价内容的梯度性。现代学徒制是以学习专业技能为核心,根据学徒的现有专业知识,搭建具有梯度并可实现动态调整螺旋上升的专业岗位技能任务。对于汽修专业学徒来说,在学徒实习第一阶段,以汽车常规保养为主,其考核评价确定为汽车保养作业流程,在学徒实习第二阶段中,以汽车常规保养为主,融入汽车诊断内容,提升学生岗位技能的梯度性和专业技能的系统性。

(4)评价考核的灵活性。在传统的顶岗实习下,学徒的最终考核成绩大多以实习报告和文字性的实习鉴定进行评价,缺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根据岗位任务不同,可以选择独立操作或合作操作,可以选择一个项目或某一任务,可以选择理论考核或实操考核,可以选择过程展示或成果展示。第三方评价考核的灵活性是对现有评价体系的补充,使得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更具实效性。

3 现代学徒制实施第三方考核评价的方法与路径

(1)政府、行业统筹资源,协调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行必须是自上而下的推进运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地规划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和第三方考核评价工作。政府和行业协会可建立由行业中的专家、优质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一线技术人员等组成的第三方考评团队或考评机构,充分考虑知识技能的通识性、普适性和品牌专业性,制订出学徒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内的考核评价指标,进而推动实质性的第三方考核工作。

(2)优质企业参与培养,提供保障。现代学徒制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校企合作的问题,是传统校企合作的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架构,校企共赢是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运转的基础保障。从我们实践的角度看,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储备人才,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恰好是培养人才的有利平台。原有的顶岗实习结束后,许多学生因对企业文化的不熟悉或是企业对学生不够重视,导致这部分学生跳槽或放弃现有专业,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是缺失的。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应能够引领产业发展,具有完整的内部培训体系,真正热衷于职业教育而非以利益为先。因此,优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一方面能够提升学徒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不断渗透和双师共育,也促进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再学习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当然,这将是作为第三方评价考核的有力保障。

(3)学校教育转变角度,奠定基础。职业教育“围绕产业办专业,依托企业建专业”,将专业建立在产教融合的“教育链”上,学校教育应当打破原有“自教自考”的格局,将更多的学生评价交付给行业、企业,让学校教育与企业一线接轨,形成“产教”共融合、共同步、共发展的局面。

(4)校内校外共考核,强化技能。从目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校内教学过程中企业参与教学及考核,二是企业实习中企业主导教学及考核。

在政府、行业的协调推动下,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校企教学团队,由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将企业的常规保养、易损件的维修更换等典型任务引入校内,并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授课,以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阶段性或终结性考核。

而现代学徒制中学徒在企业中进行实习时,除实践技能操作外,企业还应建立企业教学课堂,将企业的实操典型任务与理论课程内容有效结合,强化理实一体,实现学徒的技能梯度培养。

4 中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第三方考核评价的实践运用

我校在两年多的实践过程中,先后在15级和16级学生中进行了试点,学生家长和企业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升。下面就围绕第三方评价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实践工作总结如下。

(1)构建了企业人才库。基于现代学徒制优势平台,依托骨干企业内的维修技术人员,组织企业的技术主任、维修技师、一线师傅共同建立汽修企业人才库,实现人才的整合共享,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和考核评价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实行了校企共教学、共考核。健全了学徒管理,建立了“双导师”管理等相关制度,形成企校共同实施、共同管理、共同考核的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新局面。

在校内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企业进校参与学生核心课程项目的专业技能考核。例如选择汽车机电维修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了汽车二级维护的项目后,企业师傅进校作为第三方评价,对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作指导后,学校安排学生分批进入对应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徒实习,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承接业务,进行生产性岗位实践。期末的校内专业技能考核中,从人才库内邀请企业人员参与第三方评价。

(3)建立了梯度性实习任务,明确多维度考核内容。根据专业技能由浅入深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原则,以机电维修方向为例,在经过第一阶段的二级维护技能学习后,进行第一阶段的学徒实习和第三方评价考核;在掌握二级维护的技能基础上,专业技能逐步提升,将易损件的维修与更换作为第二阶段的技能学习,其企业实习和第三方评价考核的内容也做出相应调整;当完成第二阶段的技能学习后,将故障维修类项目作为第三阶段的技能学习,其企业实习内容和第三方评价考核的内容同样做出调整。实习任务逐步提升,第三方评价的考核内容也进行调整,从而完成对学徒的全面培养。

在每一阶段的实习过程中,明确了专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及品牌认知的多维度的考核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学徒全面发展。

第三方评价主体从职业学校内部向外部转移,行业企业日渐成为评价依靠的主要力量,评价方式体现出开放性特征,评价指标实现了多维度变化,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被纳入到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之中。

在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和转型变化过程,第三方评价成为了中职汽修专业发展改革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以往评价模式的弊端,为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动力,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学徒专业技能校企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