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__K互助”模式提升学前教师教育质量*

2019-11-28郭利婷张树苗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幼儿教师幼儿园

郭利婷 张树苗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1]提出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师资主要存在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保教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高校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实现学前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所培养的大批幼教工作者工作意愿极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学前教师教育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2]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无法体验角色所带来的情感触动与实际经验,尽管大部分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机会进入幼儿园进行见习或实习,但由于幼儿园在职教师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无法保证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因此,学生去幼儿园实习也无法解决幼儿教师数量短缺、质量偏低、职业适应性差等问题。基于此,要提高职前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必须保证幼儿园指导教师愿意投入精力与时间对进入幼儿园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幼儿园与高校都必须认识到双方都是园校合作中的主体,要认清彼此的责任与权益,进行深度合作,使合作双方利益最大化。因此,基于“U__K互助”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 “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U-K 是校园合作的英文简称,其中U 就是指大学(university),K 是指幼儿园(kindergarten),U__K 合作在不同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述,有“园校合作”“院园合作”“大学与幼儿园合作”等。“大学与幼儿园合作”[3]的表述是2010年徐宇在《冲突与协调:大学与幼儿园合作的文化关系考查》中最先提出。随着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提出“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渐渐地,幼儿园与高校合作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相关的替代词也不断出现,园校合作、U__K 合作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所谓U__K 合作,“就是幼儿园与大学的合作,指幼儿园与大学在平等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托各自特有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4]。主要呈现出资源共享、过程互利、结果共赢的特点。

而“互助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追溯到高校与企业合作。“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校企双赢’为立足点,形成‘教师下企业、专家上讲台’,校外基地学课程、校内基地搞生产,学生到企业顶岗、企业职工接受学校培训”的合作机制。”[5]

根据对“U__K 合作”与“互助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探讨,可以看出园校合作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正如郭蕊、王景英说到:“只有当教师培养真正成为中小学校的责任时,学校实习才能提供教师候选人真正需要的技能。”[6]对于幼师培养亦是如此,园校互助,深度合作,是实现幼儿教师人才培养的不二之选。所谓“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既以“园校结合”为切入点,以“园校双赢”为立足点,形成“高校教师下幼儿园、幼儿园专家上讲台”,校外园所实践课程、校内课堂增强理论,学生到幼儿园顶岗、幼儿园教师接受学校培训”的新机制,使学生实习内容与未来工作相一致,实现园校双赢。如图所示,“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互利共赢。

二 “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一)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职业能力

采用“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将学生的课堂延伸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将在校内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丰富理论,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转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7]。而职业能力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本职业能力,既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是关键能力,包括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主要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需要运用到的工作方法与思维结构,而社会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可以在课堂上获得,而相应的关键能力则需要学生亲自进入岗位,经过观察与实践获得。因此,“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能缓解现如今幼儿教师急剧短缺且质量良莠不济的现象,提高学生毕业既上岗,上岗既适应的能力。

(二)有利于高校实践教学的实施,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应用型学校必须加强实习,实训等实践课时,要求应用型学校的实践课时必须占总课时的30%。因此,建立“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应的保障机制是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相关数据指出,“目前我国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有266 所,但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8]。依然存在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不明确,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因此“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幼儿园与高校相互配合,协同研究,充分发挥校内实践课堂与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完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三)有利于高校教师驻园学习,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专业技能;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及规律,并能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深化理论教学的教师。”[9]对于学前教育学业来说,“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应学前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而“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深入到幼儿园一线,通过参观、观课、评课等方式了解幼儿园的基本运作。同时也可以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日常,保教日常或者游戏活动中,深入了解幼儿园的现状,幼儿发展特点及幼儿园的建设,从而将自己在幼儿园的所见所闻所想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关于幼儿园的一切。

(四)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优化教师队伍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现如今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即是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也是为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分为了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发展与专业情谊发展,这三方面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幼儿教师在进入岗位之前通过学校教育或职前教育获得,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不断的职后学习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情谊。随着幼儿教师工作年限的延长,部分教师会有职业倦怠感,因此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情谊,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随着近年来幼儿园数量的不断增长,幼师短缺更加严重,各个地区都出现了相应的应对方式,如小教转幼教、先入职,后拿证等方式。因此,必须加强幼儿教师职后培训,高校具备智力资源优势,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可通过构建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对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幼儿教师也可以到高校进修学习,既提高自己的学历,也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整体学历水平。其次,高校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先进教育理念传递给幼儿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展开合作,协同进行课题研究,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的科研水平。因此“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高校与幼儿园做到互利共赢。

三 “U__K互助”模式提升职前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的路径

(一)共同制定培养目标

高校在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不能以一家之言,应该多邀请幼儿园的管理者或幼儿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有学者认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不能仅仅从教育的大方向考虑。尤其是地方院校,还需考虑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在制定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可结合资深的一线幼儿园管理者和幼儿教师意见”[10]。因此,高校为实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备从事幼教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素养以及符合地方学前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幼儿园共同协商制定培养目标是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幼儿园在组织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时,也应该与高校多交流与沟通,使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持续化、专业化。

(二)协同设计课程内容

在过去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到底谁先行,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将理论与实践完全分开是无法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现在大部分学者反对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方式,尽管有高校延长实践时间、增加实践类型,但依然走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路线。因此,再设计与组织课程内容时,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与幼儿园协同设计课程内容,可以使学生的教学场所延伸到幼儿园,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与发展。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与行业发展相吻合,应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岗位标准融入学生的课程体系。因此,与幼儿园协同设计课程内容,可以很好地把握幼儿园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要求与标准,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

(三)丰富园校合作形式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U-K互助”的合作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都局限于高校学生到幼儿园实习或见习等单方面的学习,而无法体现“互助”内涵。因此,应该丰富“U-K互助”合作形式,既要使高校学生与教师走进幼儿园,也要使幼儿园教师走出幼儿园,进入高校,共同学习,互利共赢。

1 将课堂搬入幼儿园

除了日常的见习或者毕业前的教育实习,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课程只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口头讲授或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是无法让学生直观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如幼儿园游戏创编、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幼儿园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等。因此,通过“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以将课堂延伸到幼儿园,让学生在幼儿园中通过亲身观察、体验与实践,更好地完成相应课程的教学目标。

2 高校教师驻园提升自身能力

高校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丰富的教育经验,但是在高校专业教师队伍中依然缺乏“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师可以到幼儿园进行参观与调研,也可以深入幼儿园课堂内部,体验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园。

3 幼儿园专家进入课堂授课

幼儿园有许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通过“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可将这些专家引入课堂,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学生进行授课,既可以教授一些有关教学法的东西,也可以将当时当下幼儿园对未来幼儿教师的标准与要求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就业环境。

4 幼儿园教师进高校学习

众多幼儿园教师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但目前呈现出学历普遍偏低的现状。因此,通过“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高校的学习平台,到高校进行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其次,幼儿园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偏低或者部分教师都不具备科研能力。因此,通过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园提升自己的科研与办园能力,幼儿园教师也可以与高校教师共同教研,或协同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形成研究共同体。

(四)优化合作评价体系

幼儿园指导教师作为学生在园的主要负责人,有权利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用人单位的从业标准也可作为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以提高幼儿教师的质量为目标的“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其考核评价体系不能仅注重最终的考试成绩,要形成符合未来幼儿教师从业标准的、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主体多元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因此,要将未来幼儿教师岗位的从业标准纳入评价体系,且理论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考核都要具备,评价方式要多样,评价者从高校的指导教师延伸到幼儿园的指导教师,确保学前专业的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总之,在“U__K互助”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考核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就业基础。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幼儿教师幼儿园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