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何为?
——创意写作专业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9-11-28刘海玲

写作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学改革专业

刘海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2010年启动中文教育改革,并于2012年首次招收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方向的本科生。在4年一轮的本科生完整培养过程中,我们不断研究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及其教育教学规律,审慎制定并持续优化本科培养方案,深入探讨创意写作工作坊运行机制,并尝试与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相对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广外的中文教育改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回望来路,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给了我们顶着重重压力进行中文教育改革的勇气和动力?

一、中文教育的传统与现状

中国早期的私塾、书院、学堂,以人文为核心,以“四书五经”为文本,进行着卓有成效的“中文教育”。中国的科举制度,决定了所有读书人必以作文水平为其能力考核的唯一标准。

作为现代大学制度下特定的科系与课程,系统的“中文教育”却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始于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中文教育学科的“中国文学门”。即使如此,在历史悠久的综合类大学中,中文系往往一系独大。回望20世纪中国文学的高等教育,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可以说大有作为,无所不为。中文系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重塑人文精神的重大使命,“中文人”也头顶光环,腹有诗书,成为天之骄子,社会宠儿。

高校中文教育的困境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转型,21世纪初中国高校的扩招而来的。中国几乎80%的高校建立了中文专业,包括理工农医商院校,但中文专业学生60%以上是“被中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连年遭遇就业黄牌。“黄牌专业”指的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固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宽泛的人才定位与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相适应,是中国高校中文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中文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半个多世纪的中文教育积淀。2010年广外启动了创意写作本科教育改革的调研,先后考察了兰卡斯特大学、爱荷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多所国内外高校,并综合调研中文高等教育现状、广东文化产业发展、中国创意经济特点和国外文学教育理念等,通过召开不同规模的论证会,对研究创意写作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必要性、未来成长性达成了共识。2006年,哈佛大学本科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中说,如果忽视本科教育,就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此后,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重点强调本科教育。这正是我们本科中文教育改革的背景,即世界一流大学“回归”本科教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十七八岁走进大学的青年学子,开启了人生最重要的“成人”世界,高校到底要给予什么样的教育?以人为本,重视教学,重视本科,成为教改的核心。迈入21世纪,越来越普及的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多样化,学术视野全球化,社会参与全面化,创新发展引领化。中文专业的教育改革正可以乘势而为,敢于领跑。

2012年,创意写作专业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并创建了创意写作工作坊,作家毕飞宇担任创意写作中心名誉主任、云山讲座教授。在创意写作本科专业改革中,我们力求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其一是培养目标协同机制,融汇国内外各大学的培养体系,融合、整合为我们独特并力求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二是教师队伍协同机制。这是重中之重,也是创意写作专业顺利推进、初见成效的必要保证。中文教育已经形成传统和定式,但创意写作一定有无限的可能性和视野的开阔性。传统高校中文专业师资规模有限,且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广外建立的工作坊导师制有效弥补了师资短板,已先后聘请王蒙、勒·克莱齐奥、毕飞宇、阿来、韩少功、朱大可、吴岩、谢有顺、王小妮、张翎、朵拉等近百位国内外作家、学者担任工作坊导师。其三是课程建设协同机制。各文体写作基础写作阶梯分布,小班教学,常态化工作坊等。课堂文化视野极其开放,开阔。如诗人画展,海峡两岸诗歌论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科幻文学创作营,剧本写作冬令营,田野调查秋令营冬夏令营等,还有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参加的文学教育圆桌论坛,等等。其四是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文学即人生,社会是课堂。我们主办或承办了花神诗歌节,领航青创人才计划、日本电影展、香港电影展、广州大学生电影节等十多个品牌活动;成立阿菩新媒体工作室、康丁剧本工作室、女诗人工作室、骅森工作室等将近10个工作室。与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广州漫友等几十家文学文化机构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

仅仅6年的创意写作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成果丰硕,师生联袂创作编排的大型原创话剧《宗岱的世界》成功商演,出版专著《高山景行 一代宗师》,短篇小说《金歌》在《作家》发表并被《小说月报》转载,连续多年主编《英文广州》,参与编剧的《萌女学霸》《踢球吧,阿妹》等院线大电影陆续上映,参与策划的“恒大童世界”等广告片在央视播出,《云山文萃——广外创意写作作品选》散发着青春的文采,“基于创新中文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教学特等奖、2018年广东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等。在校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对职业目标的清晰度、社会对毕业生的好评度都有了显著提升。从广外教改启动时高校和社会的争论质疑,到时下来自各界的认可和支持,让我们对中文教改更切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有了更大的信心。

三、创意写作专业改革的思考

中文教育改革,直接目标是顺应时代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重视人才培养的职业前景和社会价值。但若深究我们内在的教育改革动力,我认为,是源于对青春生命的热爱,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思考。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即生成,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全人”。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核心理念也应如此:知识、技巧的获得并不是教育的本质。

在刚刚出版的《云山文萃——广外创意写作作品选》中,学生作者把长篇大论的创作谈浓缩为一句创作简介,他们这样概括: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似鸟投林,有所学,暂无所成。

写下心中珍贵的和无法逃遁的。

以底层人物的视角,关注社会百态和人情冷暖。

除了文学,一无所有。除了文学,别无所求。

听说不远处尚不可接触,努力地再往前走一步。

只想做一个用音乐和双脚好好寻找故事,用脑子和笔好好记录故事的人。

......

看到这些,我想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社会评价者都会感到欣慰。理想的大学教育是使受教者把生活当作一个整体而明白其中的意义。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完整的人。

我们的创意写作改革,希望建构拥有完整教育生活的平台:时间是连贯且层级的,空间是广阔而开放的,过程是完整而投入的。“知性、灵性和德性”相统一,“身、心、灵”和谐发展,得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让个体生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简言之,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自由的氛围,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外化,求知欲的激发,以教学为中心,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

深入思考我们先行先试的创意写作,还是有很大收获。最大程度实现了文学教育的完整性: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的获得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个体的创造能力尤为宝贵;最大程度实现人的完整性: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不只是学习知识技能,还应有认识自我、自由选择、自我发展方向的能力;最大程度实现精神的完整性:对抗唯物质化的当下,实现精神上的富足和满足,每一次的创作成果,都是自我价值的一次实现。

因此,创意写作,归根结底,不是革传统中文教育的命,而是相反,深化了中文教育的内涵,提升了中文教育的品质,符合我们现代教育的宗旨,即“创造适合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教育”。

最后,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应各有千秋,各具魅力,各领风骚。广外中文教改之所以敢于先行先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广东提供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壤,以及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大量需求。即使不是所有高校都去开设创意写作专业,但注重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并注入学习动能,将是中文教改的方向。

猜你喜欢

文学改革专业
我们需要文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改革之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