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珅:世界首富的眼泪

2019-11-27华伟552

百家讲坛 2019年15期
关键词:内务府乾隆皇帝

华伟552

1784年春,乾隆已经是一个73岁的小老头,走几步路都气喘吁吁,需要人扶。因为眷恋南方那片热土,他又开始计划自己的第六次江南之行。

老年人的悲剧不在于身体衰老,而在于他心理上依旧年轻,不甘于老去。行走江南,对乾隆来说,是一个奇特的体验。那里的美景美人,别说是紫禁城后花园,连颐和园都被甩开几百里地。江南的杏花春雨,让人感觉空气都是甜的。

皇帝想办的事,哪能不办?在内务府的主持下,乾隆的江南style正式开启。

一路上,身着龙袍衮服、头戴珠冠的乾隆循例接见地方官。其间,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了一个很微妙的现象,站在乾隆身边的,除了几个资深太监,还有一个身穿蓝色朝服、留着小胡子的俊朗年轻人。

这个被皇帝加持的年轻人是谁?毕竟,能站在皇帝身边的,历来只有他最亲密的战友。这是一个信号,强烈的信号。眼尖的人说,那就是满族第一美男子、34岁的政坛新星和坤。

的确,和珅对得起这个政坛新星的名号,非常得乾隆的欢心,尤其善解人意。当乾隆嗑着瓜子,嘴角忍不住流着口水时,和珅总是站在一边,用瓷碗接住瓜子皮,并用提前准备的擦嘴毛巾给他轻拭口水。有时乾隆吐出一口浓痰,和珅也总能眼疾手快,用双手接住,一点也不嫌弃——对亲爹,也不过如此了吧。

这是和珅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站在乾隆的身边。此后的15年,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他一直保持这个殊荣,直到乾隆去世。

1750年,和珅出生于福建一个军队大院,父亲是军分区副司令。按理说,他应该有个不错的成长环境。然而事实上,他的童年是不幸的,3岁时母亲難产去世,继母对他很凶,9岁时父亲也病亡。

好在他天生聪慧异常,学习能力极强,短时间里就学会了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深得老师喜爱,惹得老师见人就夸他如何聪慧过人。而且,在清朝干训学校咸安宫当学生的时候,和珅就已经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这个神童引人关注。当时的文坛领袖袁枚就专门为和珅写了篇软文——“少小闻诗礼,通侯及冠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这个评价应该说很高了,意思是和坤懂礼节,通经典,擅骑射……

这还不算完,和众多书呆子不一样的是,和珅为人极其缜密。他有一个绝招,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善于分析人心,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自己会与皇帝有交集。所以,他投入很多精力,专门模仿乾隆的字体,学习乾隆的诗文,足足练习了五年。

18岁,和珅的人生开始逆袭。他娶了个老婆,对方是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冯氏。为什么冯家会看上他,很简单,冯英廉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了。

冯英廉学过相面,他觉得和珅“相貌白杳而英俊,少有大志,他日前途不可估量”,几乎是强行将孙女塞给了和坤,然后又满怀信心地将和坤送上考场。可惜由于严重失眠以及拉肚子,和珅在考试中发挥失常,意外落榜。

紧接着,冯英廉做出了影响和珅一辈子的决定,推荐他去做皇家侍从。这次和坤没有令人失望,直接被内务府相中,遴选进粘杆处做三等候补侍卫,主要负责皇帝仪仗队。

粘杆处听起来很农家,很生活,其实是特务机关“血滴子”的前身,类似于KGB和FBI。在这里,和坤经历了全方位、军事化、魔鬼般的训练。

更令他高兴的是,他刚工作一个月,就见了乾隆好几次。后来的事,就有些戏剧化了。据说有次乾隆冥思苦想一首古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周围的太监和侍从中,只有和坤能全部背出来。

一个普通的侍卫居然有这样的国学功底?乾隆一时很震撼。从此,和珅就坐上了人生的顺风车,别人是几年升一级,他是一年升几级。做到清朝核心权力机构军机大臣时,他只有28岁。

也有人说,乾隆很喜欢帅哥,颜值帮了和珅很大的忙。还有更玄乎的,说和珅长得很像先皇雍正的爱妃马佳氏,乾隆多年来一直忘不了她,所以爱屋及乌,格外偏爱和珅。不过,这种传说也只能是传说,乾隆喜欢和珅,其实只有一个理由——他和他的权力,都太孤独。

乾隆以前的臣子,要么畏惧他,要么糊弄他。只有和坤,恰到好处地使用了他的权力。和珅能像玩魔术一样,将皇权中显在的、隐秘的部分全部挖掘出来,并利用得淋漓尽致。

一个外人,无度地使用皇权,却一点都不令皇帝反感。有清一朝,也只有和珅了。

不过,乾隆喜欢和珅,最初是因为自己太穷。听起来不可思议,一个太平时期的著名皇帝,何以会穷?

乾隆执政期间,国库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充盈,负责皇帝家族财政的内务府只出不进,连年赤字。乾隆已经南巡了五次,每次花的钱不少。一些官员颇有微词,觉得皇上应该学习他的祖父康熙。

康熙也曾六次南巡,但都是兢兢业业,以工作和调研为主。很多记者注意到,康熙每次都要卷起裤腿,详细查看当地水患;有时候顾不上吃饭,连夜祭拜孔子和朱元璋。在接待上,康熙也特别节俭——虽然江南各省也为康熙修行宫,但花钱很少,大部分由内务府掏钱,不会给百姓摊派任务。所以,对康熙出巡,百姓是很欢迎的:“凡临幸郡邑,官民无不扶老携幼,欢腾道左。”

而乾隆出巡,基本上以游山玩水为主,还特别爱讲排场,随从动辄万人。这么大手大脚,预算就远远不够了。

这一次,和坤能站在乾隆身边的原因很简单。他是此次南巡的总财务官,并且向皇上和内务府打包票,不花国库一毛钱。

有了和珅这个帮手,爱面子、好大喜功的乾隆,奢侈享乐的欲望急剧膨胀。他觉得和坤很对自己的脾气,钦点让其主持内务府工作,才一年便迅速扭亏为盈。

乾隆微笑着,就连看和坤的眼神都开始温柔起来。

此后的和珅开始朝着世界首富的道路前进了。

以议罪银为例,这一制度是和坤的大胆创举,完全将权力市场化。文武百官,任何一人犯罪,都可通过交纳一定的银两来免罪,银两归入内务府库,供乾隆一人使用。

这个近乎疯狂的制度出台前后,遭到内阁学士等人的强烈反对,但是,反对无效。乾隆简直爱死和珅这个创意了。

短期看,乾隆可支配的钱财空前多,长期看却太坑爹。议罪银制度在全国实施后,大清王朝再也止不住国运衰微,直奔亡国而去。

虽然间或有些和坤“结党营私,聚敛钱财”的流言传到耳朵里,乾隆也懒得再管。这个天下,他已经交给和爱卿打理。他躲在深宫里,成了一个彻底的纵欲主义者。

和坤一生至少囊括了以下重要职务: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

到了乾隆执政的最后几年,就连太医院、御药房也在和坤的管辖之下。估计在梦里,和珅都能笑出眼泪。

而且,和坤很有经商天赋,他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75间,设大小银号300多间。他甚至學了上百句洋文,以便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管谈生意。

除金融外,和珅的业务范围涵盖地产、矿山、物流、医药、商业等行业。在所有产业中,他最爱的是放高利贷,觉得这是人间最稳妥的生意,以至于每天都有大量珍玩、金银和美女被送进和府。和坤所有的财产,据估算约值白银11亿两,超过清政府15年财政收入总和,堪称当时的世界首富,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

然而,很多人只看到了和珅的贪,却没有看到乾隆的纵。乾隆在世的最后几年,对和珅的信任达到极致,其实也为这个宠臣设了一个永远爬不出来的陷阱。

乾隆晚年上朝的时候,和珅和嘉庆分立左右,他的语言功能严重退化,脸上浮肿,像个婴儿一样经常流口水,只有和坤知道他在说什么。就连来访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也在回忆录中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很多人都看到了巨大的危险,和珅没有看到。俗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和坤的大限很快就到了。嘉庆已经恨他入骨。乾隆死后才15天,嘉庆就迫不及待地赐和坤在狱中自尽。

寒冰铁墙之内,和珅忽然想到四年前的千叟宴。那天85岁的乾隆多喝了几杯,带着几分醉意对和珅说:“可惜你不是我儿子,否则……”

这话很快就传到嘉庆耳朵里。为让49岁的和坤死得明白,嘉庆让“和伯伯”看了乾隆的遗诏,上面只有三个字——留全尸。乾隆晚年虽然十分糊涂,耳聋健忘,他临终前亲笔书写的那三个字也有点歪歪斜斜,但他是无比清醒的。

那三个字,令正在死扛的和珅痛哭出声,泪流满面。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三个字,被乾隆宠了一辈子的和珅想必打死也不会相信。

表面看,其他人都是乾隆面前的过客,只有和珅才是那个能进入老皇帝内心世界的人。然而,探知君心,是一趟奇幻之旅、探险之旅。

和珅自小清苦穷困,被人欺负,深知权力的好处。因此,在大人物乾隆身边的每个小进步、小发现都足以让他内心狂野,激动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而此时这个世界首富的眼泪也是止不住的,只是不是激动,不是悔恨,隔着220年的历史时空,都能让人感到“无地自容”……

编辑/夏涵

猜你喜欢

内务府乾隆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了却君王身边事:大清内务府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纪晓岚戏乾隆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康熙时内务府江南三织造的政治地位和职能初探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
《乾隆皇帝的荷包》
老翁妙对戏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