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2019-11-27张启祥
张启祥
【摘 要】目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68例上肢手术患者,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4例。对照组开展超声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操作平均时间、阻滞运动神经有效、阻滞作用完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非常理想,具有持续时间长、起效快、阻滞完善、穿刺准确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前景广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超声;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02
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BPB)是理想合理安全的麻醉方式,主要通过将局麻药物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起到阻滞其所支配区域神经传导地作用[1]。超声引导定位能通过超声成像技术直接观察到肌间沟臂丛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并能引导穿刺针接近目标神经,且能观察到局麻在神经周围的扩散[2]。我院为了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作出以下报道。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我院收治的68例上肢手术患者,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4例。[3]排除凝血功能异常、精神障碍、语言及听力障碍、穿刺部位皮肤破损或感染、患肢锁骨外伤及神经外伤史、外周神经疾患及糖尿病。本次研究对象和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3.27±3.12)岁;实验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44.25±4.1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差异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开展超声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患肢外展90°,前臂外旋,肘关节屈曲,手背贴床呈行军礼状,进行常规消毒。探头置于锁骨上窝,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情况确认锁骨下动脉及第一肋,锁骨下动脉外侧缘确认锁骨上臂丛神经;将探头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垂直于臂丛神经走行,成像清晰后进行平面外技术穿刺,左手维持探头,右手持穿刺针和探头长轴垂直,前、中斜角肌间沟进针,进针角度和超声束平面之间呈现45°,利用超声观察穿刺针移动情况。实验组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先以频率2Hz、电流1.0mA进行神经刺激,当出现明显的肌肉震颤后逐渐减小电流至0.4mA仍有明显的肌肉震颤,缓慢退出针芯,进针时根据神经刺激仪来确定最佳药物注射部位:在超声引导下见穿刺针尖快接近患者神经时,降低刺激电流,同时调整针尖方向及深度,直至电流降低到0.3~0.4 mA参数时仍有明显肌肉收缩,进行穿刺针的固定,回抽未见血液、脑脊液或者是气体时,注入局麻药0.4%罗哌卡因25 mL。
1.3 观察指标 (1)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判定标准如下:①优:患者在术中没有出现疼痛感;②良:患者在术中出现轻微疼痛感但不影响手术的进行;③差:患者在术中疼痛感强烈,对手术产生影响,需要应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2)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操作平均时间、阻滞运动神经有效、阻滞作用完善时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单位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 详情如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操作平均时间、阻滞运动神经有效、阻滞作用完善时间 详情如表2。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是否满意的关键在于给药部位的准确性,传统的依靠体表解剖标志定位进行半盲探的方法,因精确度较差易误伤血管和神经组织,近年来已逐渐被淘汰。既往研究报道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在44%~100%,这可能与定位目标运动的方法、定位成功的标准以及手术部位有关。
Williams等应用超声联合引导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明显提高阻滞效果,通过实时监测显像可以在神经周围多点注射局部麻醉药,形成环形给药的方式包绕神经,提高阻滞效果[7]。避免了传统的异感定位法定位的盲目性,提高阻滞效果,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及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当前医疗技术不断提升,超声技术也不断引入到临床中,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由于具有较多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双重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具有定位精确,操作简便等优点。这样麻醉师的视野更加清晰与开阔,提高了麻醉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操作平均时间、阻滞运动神经有效、阻滞作用完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果P<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非常理想,具有持续时间长、起效快、阻滞完善、穿刺准确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前景广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李鹏,蔡兵,李美亭.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两种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方法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7):644-646.
敖程斌,黄月红,胡战兵.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
陆云梅.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J].江苏医药, 2016,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