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
2019-11-27陈潇璇
陈潇璇
【摘 要】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和腹腔镜下鞘膜积液手术的全麻患儿80例,ASAI-II级,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手术采用七氟烷麻醉维持;实验组手术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维持,将两组患儿苏醒期疼痛程度,躁动程度及PACU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苏醒期疼痛程度及躁动程度较轻,PACU评分较好,其数据结果同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儿采取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维持可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烷;小儿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02
麻醉处理是临床手术重要环节之一,麻醉药物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尤其是针对小儿手术患儿,对麻醉药物及效果的要求较高,若麻醉效果不佳极易影响患儿心率、血压及呼吸,患儿苏醒后疼痛加重,出现躁动现象,从而影响患儿术后康复效果[1]。所以提高麻醉效果,消除患儿意识和痛觉,对减少患儿的应激反应、确保手术效果及患儿术后康复效果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详细评价了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维持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和腹腔镜下鞘膜积液手术的全麻患儿80例,ASA I-II级,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和各40例,对照组患儿中有男21例、女19例,年龄3-9岁,中位年龄(6.0±0.3)岁。实验组患儿中有男22例、女18例,年龄3-8岁,中位年龄(5.5±0.2)岁;组间患儿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禁食6小时禁水2小时;麻醉前半小时给患儿口服咪达唑仑糖浆0.5mg/kg(上限15mg)。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维持方案,患儿入室后予地塞米松0.3mg/kg,阿托品0.01mg/kg,丙泊酚3mg/kg,芬太尼3ug/kg,罗库溴铵0.6mg/kg麻醉诱导,术中麻醉维持给予3%-4%七氟烷吸入,通气量控制在2L/min,术毕通气量增至6L/min。实验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维持方案,麻醉诱导同对照组,术中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3-6mg/kg/h及1.5-2%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并根据患儿麻醉情况合理调整给药剂量,维持通气量2L/min,术毕通气量增至6L/min。两组患儿均在自主呼吸恢复,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后拔管送PACU。
1.3 观察指标评奖 将两组患儿苏醒期疼痛程度,躁动程度及入PACU后30min予其Aldrete改良评分进行记录对比。采用FACES脸谱疼痛评分法将两组患儿苏醒期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比,0无痛;2有点痛;4轻微疼痛;6疼痛明显;8疼痛严重;10剧烈疼痛。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儿疼痛程度越严重。苏醒期躁动评分标准:0分,嗜睡、不易叫醒;1分,清醒、安静、合作;2分,哭闹,需要安抚;3分,烦躁、哭闹严重、不能安抚,但不需要制动;4分,烦躁不安,定向力丧失,需要按压制动。PACU采用Aldrete改良评分表评定,评分内容主要包括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意识及按指令活动,总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表明恢复越好;改良Aldrete评分=9分;生命体征稳定超过10min;无明显出血则可由PACU转入病房。
1.4 统计方法 本次评价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并通过()描述两组计量数据,用t检验,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0.05。
2 结果
2.1 两组计量资料数据对比 同对照组患儿数据相比,实验组患儿苏醒期疼痛程度及苏醒期躁动较轻,PACU评分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是临床针对多种疾病采取的重要治疗手段,而麻醉处理则是各种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针对全麻手术或机体功能均未发育完全的小儿,在手术过程中极易受到肌体与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术中易出现多种应激反应,因此影响手术效果。所以安全有效的麻醉处理,对确保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效果尤为重要[2]。以往小儿手术麻醉维持常采用七氟烷,该药为一种典型的吸入型麻醉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具有催眠及抗焦虑作用,但该药的镇静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会使患儿颅内压及脑部血流量降低,会影响患儿的心率、血压;在术后麻醉苏醒期患儿还易出现躁动现象,七氟烷吸入的时间越长,手术后发生躁动的机率就越高,从而影响患儿的术后康复效果[3]。七氟烷全身麻醉导致的手术后躁动机制当前尚没有完全明确,也许是因为七氟烷麻醉以后,小儿神经系统恢复存在差异造成的分离状态使其对所处的环境更加较为敏感所致。据临床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对小儿手术麻醉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可有效提高临床麻醉效果及安全性[4],而且能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丙泊酚为临床常用的短效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后会迅速分布全身,使患儿能够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具有强烈的镇静作用。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强、见效快、无刺激及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减轻麻醉对患儿心率、血压及呼吸造成的影响,从而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5]。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也显示,同采用单独七氟烷麻醉维持的对照组相比,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维持的实验组患儿苏醒期疼痛程度较轻,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也较低。
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可有效減轻患儿术后疼痛,减少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现象发生,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参考文献
刘汉禹.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4):45-46.
陈超,张奉超.丙泊酚和七氟烷在小儿全身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02):18-21.
刘源添,杨春丽,陈啸.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267-2268.
卓君.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v.16;No.381(13):157-158.
杨竞伊.丙泊酚复合七氟醚与全凭七氟醚对小儿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