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信息技术背景下家校合育模式会议的特点

2019-11-27包爱科

学周刊 2019年32期

摘 要:家校联动共育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越,在“互联网+”时代,具有针对性强、开放性强、省时快捷、资源共享等特性的QQ、微信、校讯通等网络平台,为开展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就信息技术背景下家校合育模式会议的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背景;家校合育;模式会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2-017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164

一、传统家校合育模式会议所存在的不足

(一)人员不齐,效果不佳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长期在外,在学校要开家校合育模式会议时,这部分家长无法参与其中,只能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参加。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家长无故缺席,对学校要开家校合育模式会议不重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当学校要开家校合育模式会议时,家长只能从一个孩子的班级到另一个孩子的班级,无法完整地参加家校合育模式会议,对会议的内容一知半解,没有系统地掌握。

(二)费时、费力、费钱

为了准时参加家校合育模式会议,很多家长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比如有的需要请假,有的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对他们来說,难免会造成一些损失,即费时、费力、费钱。

(三)缺乏有效的沟通

家校合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学校忽视家长的反馈与家长资源的开发,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多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互动交流,家长会成为成绩通知大会,家长委员会成为家长代表报告会,网络平台成为发送作业平台。

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家校合育模式会议的特点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家校合育模式会议,利用好QQ、微信、校讯通等网络平台为教育服务,可以实现高效的家校合育模式会议。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性强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可以把要告知家长的事情、知识要点、存在的问题等等分时间、分阶段、分场合、分批次地群发给全体家长,或单独发给某一位家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可以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进行群聊或私聊,对于各方存在的问题和想要了解的问题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探讨,从而解决具体问题。

(二)开放性强

利用QQ、微信、校讯通等网络平台取代传统式家校合育模式会议的召开,可以避免出现因人员不齐、语言不通、传达不到位等现象,其完全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限制。现在社会隔代教育、隔代监护的现象非常多,这给教师与家长合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教师所要传递的内容,目的是想要学生的父母知道并作出决策,再由其传达给家里的监护人。也正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会用QQ、微信等进行交流,所以教师所要传达的内容可以随时发在交流平台上,距离再远、工作再忙的家长也可以利用方便的时间了解相关内容并参与讨论,不再有传统式家校合育模式会议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了,从而为家长省下了不少的时间、力气和金钱。

(三)省时快捷

利用QQ、微信、校讯通等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教师与家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第一时间对当天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与传达,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环节进行及时的弥补。教师也可以通过群内共享文件,分享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及学生班级活动情况,比如运动会、班级活动中学生的图片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另外,比如学校的一些重大的、紧急的消息或通知,及时在群里面传达给家长们。再比如,开学时间、学期中放假时间、家校合育模式会议时间、每天的作业等等,都可以通过群公告发布。

(四)资源共享

利用QQ、微信、校讯通等网络平台进行家校沟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将优秀的学习、教育资料放到QQ群共享文件中,方便家长下载、查看、打印,减轻了传统教育的工作负担。还可以随时随地将沟通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加以保存,解决了以往的家校合育模式会议和电话沟通中无法保留资料的难题。特别是心理倾诉这一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留言,可以是文字、图片或者语音等,心理教师会给学生一一解惑。如果遇到学生问题比较严重时,心理教师可以暗示学生到心理咨询室面对面交流。这样采取多元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在德育健康教育中,现代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是受益者。

总之,在教育信息时代,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利用好QQ、微信、校讯通等网络平台为教育服务。利用好QQ、微信、校讯通等网络平台取代传统家校合育模式会议的召开,将给广大师生、家长减轻负担。因此,只有教师尽己所能,使其成为学校与班级、班级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一种动态、高效、双向乃至多向的教育互动形式和途径,我们的家校合育模式会议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永莲.家校携手  让孩子健康成长——在藏区开展家校携手的实践[J].教育革新,2012(2).

[2]樊瑞茂.家校合力同心  实现全面育人[J].山西教育(教学),2018(12).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包爱科(1983.3— ),男,汉族,甘肃岷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