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时代叙事
2019-11-27海欣
齐鲁周刊 2019年40期
海欣
作为“三大国展”之一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美术界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大展,每五年举办一次。
9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隆重开幕。本屆展览作品呈现出新的题材内容,人物画中既有宏观事件,又有微观民生;既有热火朝天,又有闲暇小憩;既有“一带一路”上的精彩,又有脱贫致富中的攻坚。而山水画中则出现了像“高铁”“天眼”,以及生产建设中很多新的内容。
据了解,此次展览中国画展区共遴选出604件入选作品,其中山东入选的有60件,作品数仅次于北京,而山东的进京参展作品达到18件,高居第一位。
有史以来,山东的美术底蕴深厚。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游春图》,其作者展子虔是山东阳信人;中国社会风俗画的巅峰之作《清明上河图》,其作者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备受乾隆皇帝喜爱的《鹊华秋色图》,是长期在山东济南做官的赵孟頫描绘的泉城风光。近现代以来,山东美术界同样群星璀璨。李苦禅、郭味渠、关友声、黑伯龙、于希宁、弭菊田、岳祥书等名家,为齐鲁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评委、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健认为:“山东画家的作品注重对生活的深入体验,他们的作品与山东文化传统一样,很淳朴,但也能看到创作者对生活的敏锐发现和深度思考,呈现了过去艺术创作不曾有的创新风貌。”
陈治、武欣作品《尖峰食刻》。
王顾宇、王艺作品《匠心筑梦-建设中的天眼》。
孙娟娟作品《对话》。
王聪作品《中国行》。
黄涛作品《天堑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