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研究

2019-11-27朱红香

教育界·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探索与实践现状调查

朱红香

【摘要】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颁发,叩响了新世纪书法教育的大门,我们迎来了书法教育的春天,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小学书法教育的试点、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书法教育。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书法教育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捕捉当下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索其原因,并分别从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实施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与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书法教育;现状调查;探索与实践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众多艺术中普及面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小学阶段开展书法教育,开设专门的书法课,对小学生进行书法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熏陶,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数学等各學科的学习,提高文化修养,还能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调查

笔者曾多次组织、参与学生和家长的书面问卷、访谈等形式的调查。在完成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也通过走访、实地考察、听课等形式完成了周边地区6所学校的资料搜集。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现阶段小学书法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重硬笔,轻软笔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书法教育的重视,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还是社会机构、家长都普遍重视对孩子书写能力的培养,但这仅仅局限于硬笔书写的练习。硬笔书写简洁、方便、实用性强,是人类生存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通过调查发现,笔者周边的学校都能按上级行政部门要求,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但仅限于硬笔书写。其中被调查的对象中,有60%的学生选择了练习硬笔书法,相比较而言,只有11%的学生有软笔书法的练习体验。很显然,学校、家长、学生对软笔的书写教学重视程度相当不够。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毛笔书写的功能更趋向审美,实用功能被极大弱化。其实,在加强汉字书写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要紧紧抓住书写与认知的同步意义,以取得互相增益加强的效果。

2.重技能,轻素养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广大家长、学生对学习书法意义、目的的认识,主要还是停留在把字写好,写美观,在考试过程中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长大后在求职过程中也能占有一定的优势。其实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水平,是书法教育的重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通过书法文化教育让小学生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汉字和书法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热爱及学习热情,这才是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书法技艺的高超。同时,通过书法文化教育,学生自然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这有助于他们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这对新一代的青少年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将面对世界多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和深度交流,他们将承担继承、发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神圣使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繁重任务。帮助一代一代的青少年夯实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基,让他们担当起这项时代的重任,小学书法教育,责任重大。

3.重特长,轻普及

笔者曾在多所学校参观学习,发现很多学校都会在活动中有该校软笔书法、硬笔书法教学成果的展示,然而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会了解到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从各班推选出来的“书法高手”,是学校、老师通过兴趣班、社团等各种形式精心培养出来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当笔者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却发现学生的书写质量不尽如人意。小学教育是为儿童健康成长和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而小学书法教育,包括语文课程中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更是基础的基础,所以小学书法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打好规范书写汉字的基础,以适应学习、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需要。检验和衡量一所学校书法教育成绩如何,首先是看全体学生汉字书写的水平如何,而不是培养了多少特长生,在比赛中拿了多少奖项。

4.重规范,轻个性

汉字书写有一定的规范性。我们在书法教育中特别是在硬笔书法教学中,必须强调写规范字。在书写过程中,执笔要领、书写姿势、运笔方法、临摹碑帖都是有法可依的。同时,各种字体的书写都有其规范,学习者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心所欲。然而规范固然重要,个性更难能可贵,书法文化的精髓更崇尚个性。从古到今,万千书法大家的作品正是因为表现出了独特的精神风貌,才会流传至今。任意揣摩一位书法大家的作品就会发现,无论是书写内容,还是字体,也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精致小品,他们在用笔结字、章法布局等方面,无不在中规中矩、合乎法度中彰显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即个性。然而目前,小学书法教育因为立足于实用的原则,更加偏重强调技能技法,没有顾及儿童的审美特点和审美心理,一味强调将字写工整、端正、规矩,扼杀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创造力。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在写字时为了起笔而起笔,为了收笔而收笔,笔画之间缺乏联系和呼应,更谈不上美感和灵气。

当然,除了上述问题,在小学书法教育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家长的支持热情不高,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的认识水平不高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小学书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置身于新课程改革下的我们,应以儿童为本位开展书法教育,即从儿童出发,把握儿童特点,以儿童的视角关注生活,关注书法审美,培养良好习惯,努力构建适应儿童成长的小学书法教育,这将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扎实地开展真正适合儿童的小学书法教育。

1.建立书法教育管理体系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然而,由于书法课与升学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很多学校在大的趋势下专注于应试教育的培养,许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书法课,但只是形同虚设,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更为老师挤占书法课提供了方便。所以,要想让书法教育真正走进小学的课堂,真正迎来书法教育的春天,首先在学校层面就要建立健全合理的书法教育管理体系、制度,为书法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书法教育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层层抓,有规章、有制度、有布置、有落实、有考核,确保学校书法教学工作正常顺利开展。学校应确定书法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制定立足发展的长远规划,理顺课程设置、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机制、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内容,制定如“写字课的教学基本要求”“写字课的评价标准”“教师批改的基本要求”“教师书写的要求”等制度。同时制定各年段书法教学的具体目标、任务、考核、评定等教学细则,规范教师教学的约束机制,将检查和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书法教学研讨,鼓励教师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良性机制,逐渐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使书法教学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还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书写环境,设置专门的书法教室,尤其是软笔书法的教学。由于学生需要准备笔墨纸砚等材料,练习完成之后还需清洗笔具等,同时还需要场所展示学生练习的作品,因此,建有硬件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书法教室是非常必要的。

2.完善书法教育课程体系

写字与语文、音乐、美术等诸多学科相连、相通、相融。因此,学校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可以融入“写字育人”的思想,这一思想渗透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可以大大拓展书法教育的内容,有效拓宽书法教育的渠道。

教育部规定,小学每周上一节书法课。对小学生来说,要想学好书法,短短40分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目前在很多学校还存在书法课被挤占的现象。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想写出一手好字,书法每日练必不可少。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在学习书法的基础阶段,将书法小课纳入到课程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将每周一节的书法课和每天的书法练习小课相结合,学生才能扎扎实实练书法。当然,书法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必备基础,每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增加学生的练字机会,要求孩子们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认认真真地写,就要做到横平竖直、笔画清晰、端正美观,并逐渐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适应,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练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写练结合。我们可以搭建更多的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特色活动,不断丰富书法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的乐趣,让书法成为表达儿童心声、书写儿童理想的全新途径,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书法”为“我要学书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书法教育课堂研究

学习书法需要书写者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是一项非常枯燥的的教学活动。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容易受无意注意的影响,注意力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集中, 同时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尚不稳定,年龄越低,其兴趣就越容易停留在“有趣”“好奇”阶段,这种层面的兴趣极不稳定,随生随灭。所以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寻求最能激发儿童兴趣、吸引儿童兴趣的渠道,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并能把“要孩子学书法”变为“孩子要学书法”。

除此之外,结合书法教学的特性,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多范重练”。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精讲,即讲要点,讲难点,切忌没有重点的求全, 这样既没有效果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如一年级在教写“横、竖、撇、捺”基本笔画时,教师要明确地指出“横平、竖直、撇尖、捺有脚”的书写要领,并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其次教师在讲清楚的基础上要做到多示范,这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實的指导。小学生善于模仿,他们在观察教师范写过程中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时,能直观地感受到范字笔画运笔的轻重缓急和结字的均匀、协调。教师要让学生多练习,毕竟要想写好字重在练习,学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对书写的技法技巧融会贯通,说得再好没有实践都是行不通的。书法水平只有在不断临摹、练习、评改中才会逐步提高。同时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汉字的书写方法,合理分布书写。如左右结构的字,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具体分类、辨别。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做好书法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发现书法中做人的道理,品书法的形之韵、法度之韵、神采之韵、思辨之韵。

4.培养书法教育师资队伍

无论是古代蒙学中的书法教育,还是近代的私塾书法教育,都离不开书法文化的传递者——教师。首先,书法艺术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书法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书法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笔者认为,开展书法教育,国家应大力加强书法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为广大中小学提供充足的、专业的、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其次,鉴于现行的人事制度限制,在书法专业人才缺少的情况下,学校更应该注重对全员教师实施书法知识的全通识培训,尤其是与书法密切相关的语文学科教师。学校可以组织书法专业知识的校本培训,邀请书法家走进教师课堂,提升教师的书法理论与实践水平,也可以安排当地有一定书法教育经验的书法家直接走进学生课堂,成为学校书法的“外教”。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和书法教育有关的培训、学习、听课,吸收其他地方好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学校更应注重教师书法科研能力的提升,组织撰写书法专业论文,申请书法相关科研课题,注重书法与自身学科的融合,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合书法文化的元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学校点亮了教师心中的火种,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将自觉开展书法教育视为己任,积极投入到祖国书法文化的传承之中,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书法教育才会真正落实到实处。

5.健全书法教育评价体系

确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尊重儿童对书法的体验,研究书法教育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将儿童行为习惯、文明素养、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等评价内容,有机地纳入书法教育评价的全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激励自己,不断成长。

在书法课堂中,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导练,不仅要评价学生习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执笔姿势、书写姿势、临帖要领,机构、笔画是否正确,还要探究问题的根源以及矫正方法,从而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促进书法知识的积累与提高,同时教师的评价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审美意识的提升。

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字形,懂得自我评价和评价别人也是提升学生书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打破教师独评的局面,建立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模式。学生在自评的过程中,可以对照字帖,自我分析自己书写的优、缺点,在与同学的互评中,可以通过对照他人的字,互相评价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有什么好的建议……在不断的自评、互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还能培养学生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通过学生、教师、班级、家庭等不同渠道,从综合、特长不同方面,在结果、过程不同阶段构建多元化、立体化评价系统,最大化地促进师生多元发展,将小学书法教育的评价以“多样化”为主要抓手,将评价标准层次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和情感化,真正让评价发挥反馈、矫正、鼓励和引导的作用,从而提高书法教育的实效,让书法教育成为尊重儿童需求,包容儿童个性,表达儿童心声,书写儿童理想,陶冶儿童情操的精神家园,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并传承和发扬祖国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探索与实践现状调查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