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典型诗词的地理教学问题案例设计
2019-11-27周国娟
周国娟
【摘要】文章利用《中国诗词大会》 典型诗词,从自然、社会、经济等六个方面入手设计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学习地理书本知识的同时,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从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典型诗词;问题案例设计
诗词的背后,浸透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不少诗词都蕴藏丰富的地理知识。笔者选取典型诗词,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并进行教学问题设计,力求为地理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一、典型案例1:诗词中的日月星辰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2)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词解读:(1)人们住在地球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日能行走八万里路。此诗句适用于赤道地区。(2)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说明此时太阳直射于南半球。(3) 阴晴圆缺形容月相的变化,以农历一个月为周期,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4)人们都苦于夏天的炎热,我却喜欢夏天白昼长。从天文角度上讲,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5)此诗句指雨水节气后,降水开始增多,气温开始升高,正是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结合“地理1”课标要求“宇宙中的地球”中的“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设计如下问题:
(1)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是图1中的______点,“日行八万里”是指地球的______(速度)
(2)“日出东南”时,太阳可能直射于图2中______之间,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3)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满月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______
(4)“夏日长”是指______节气白昼最长,“炎热”的原因是______
(5)雨水开始增多的节气是指:( )
A.立春 B.雨水 C.春分 D.清明
二、典型案例2:诗词中的天气气候
(1)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诗词解读:(1)北方由于纬度高,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風影响早,且降温辐度大,反映了“胡天”冬季长而严寒的特点。(2)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型以锋面雨为主,六月中旬左右,冷暖气流在江淮地区交锋,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3)夜间巴山云层上部冷却快,而云层下部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云层上下温差大,大气产生对流运动,容易形成降水,雨水都涨满池子了。(4)从大气受热过程来分析,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地面受冷,秋霜满天。(5)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过境带来狂风暴雨,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有极大的摧毁力。就像诗句中描述的:“大风拔山摧峰似的怒吼着, 暴雨像决堤的河水倾泻大地”。结合“地理1”课标要求“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设计如下问题:
(1)“北风”指下图3中______过境影响下的天气,“胡”在中国的______地区,解释“八月飞雪”的原因______
(2)“黄梅”天气在我国的______地区最典型,主要受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该天气系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3)利用“山谷风”的原理解释“巴山夜雨”______
(4)“霜”出现的原因是图4中______环节减弱的结果
(5)诗句中的强风暴雨属于______(降水类型),其中心气压是______,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__地区
三、典型案例3:诗词中的地质地形
(1)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诗词解读:(1)远看像座山,说明绝对高度大,近看是平原,说明相对高度小。(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故江水向东流注入东海。(3)地壳运动导致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故诗句意为“沧海之水已少到只剩一杯了”。(4)泰山是相对上升的断块山,周围多断层、陡壁和峡谷,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说明泰山的高大。(5)漓江的水如青罗带一样柔曼迤逦,漓江的山如碧玉簪一样翠绿峻秀。这是喀斯特地貌典型景观,桂林地区多为石灰岩,易受流水侵蚀形成。结合“地理1”课标要求“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设计如下问题:
(1)“远看是山”是指该地形区的______高度大,“近看成川”是指______高度小,该地形区是______。
(2)“向东流”受我国地势______的影响。
(3)“沧海桑田”的变化与______运动有关,是地质作用中的______作用。
(4)简述“绝顶”的形成过程_____
“一览众山小”的原因_____
图5中四点中的地质构造与本诗句最吻合的是_____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6回答(5)~(6)题。
(5)画中描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是 ( )
A.① B. ② C.③ D.④
(6)该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生物作用
四、典型案例4:诗词中的河流湖泊
(1)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诗词解读:(1) “东到海、复西归”反映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原理。(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黄土土质疏松,导致下游河流含沙量极大,泥沙堆积形成有名的地上河。(3)“河之洲”,即河中的小岛,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一般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4)“北斗七星”“蛇”形容河道弯曲,一般多见于平原地区,以侧蚀作用为主。(5)“见底”说明含沙量小,是河流的水文特征之一。结合“地理1”课标要求“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等设计如下问题:
(1)“百川”的发源地主要是_____地形区, “到东海、复西归”体现地理学中_____的原理,通过图7中_____环节实现“到东海”。
(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下游 C.黄河中游 D.长江下游
为什么会出现该景象?
(3)解译“河之洲”的成因_____,是河流的_____地貌,一般分布于河流的_____河段。
(4)“斗、蛇”形容河道弯曲,是河流 _____的结果。
(5)“见底”是河流_____(水文特征)小,为何小?_____。
五、典型案例5:诗词中的植被景观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开
(2)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股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词解读:(1)四月,平地上正是芳菲落尽的时候,但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刚刚开始盛放。反映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和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诗句体现南北方由于气温差异导致景观差异。(3)西岭的雪山长年不化,与气温的垂直变化有关,“西岭”“东吴”相隔千里,东西差距大,水分差异就大,体现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诗句反映坡向与气温的关系。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的南坡为阳坡,吸收的太阳辐射比阴坡多。(5)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枯、荣”景观受降水有规律变化的影响。结合 “地理1”课标要求“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设计如下问题:
(1)“桃花”一般盛开于_____月,山寺迟开的原因是_____,反映自然地理环境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南春”“北冰”主要是______差异引起的,反映自然地理环境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千秋雪”千年不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的变化是______,“西岭”“东吴”反映自然地理环境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因素是______ 。
(4)“春风有两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枝”为何暖______ 。
(5)草的“枯、荣”受______的影响,符合______气候的特征。
六、典型案例6:诗词中的社会经濟
(1)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词解读:(1)“万户”说明古长安城人口稠密,古都经济繁荣,东西方交流之盛。(2)我国南方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丰富的劳动力、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促使本区水稻的单产高。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3)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山脉阻隔交通,出行难,简直难于上青天。(4)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说明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人类地域联系更加便捷快速。(5)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荔枝盛产于我国南方热带地区,远在长安的妃子只能通过“骑”送来鲜果。结合“地理2”课标要求“人口与城市”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设计如下问题:
(1)古长安城“万户”的原因____________。
(2)下面景观图8反映我国______(农作物)的种植景观,“说丰年”一般是______季节,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__。
(3)“蜀”是______省的简称,“蜀道难”的影响因素是______。
(4)“天涯”变成“比邻”,说明____________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5)“骑” 的交通工具是______ ,“荔枝”的主要产区是______,本诗句体现农业生产具有____________ 的特点,随着______和______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
将诗词欣赏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更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是一种对地理教学大有裨益的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