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高段发现式阅读教学的实施原则

2019-11-27任振敏

学周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实施原则小学语文

摘 要:发现式学习是一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方法,其应用于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能够注入新的生命力,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发展,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清平乐·村居》为例,论述了小学语文高段发展式阅读教学的实施原则,期望实现高效阅读课堂的目标,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发现式阅读;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1-011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10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为枯燥乏味,导致小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发现式阅读是以发展式学习为基础演变而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能够保障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通过探索发现知识,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基于此,我以《清平乐·村居》为例,归纳了小学语文高段发现式阅读教学的“五大原则”,以保障发现式阅读优越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一、注重教学目标

从某种意义来看,注重教学目标原则就是要贯彻“以生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索欲望,这个要求看似较高,实则却是较为简单的。小学语文高段发现式阅读教学中,一般就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难易适中的疑问,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这一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制定教学目标要符合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确保学生始终带有浓厚的兴趣。《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它的重难点就是“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与美好”。课堂导入环节时,我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了音乐《清平乐·村居》,同时还出示了乡村生活的图,使学生大脑中呈现出日常生活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中埋下“疑惑”的种子,推动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二、呈现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对于发现式阅读来讲也不例外,也要立足教材内容,并能够适切地将教材内容呈现于课堂上。通过研读教材发现,教材内容类型多样、复杂,因此呈现教材内容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确保出现于课堂的内容难易适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赋予课堂新的生命力。《清平乐·村居》作为一首古诗,其涉及的字非常少,但却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为此我通过研读教材,整合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并将能够体现“美”“静”的事件引入到课程上作为教学内容。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三、掌握知识结构

顾名思义,“结构”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或者规律性。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特征,所以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文本体裁的结构,使学生能够结合特征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效果。学生对《清平乐·村居》有了初步认知后,我让学生通过精读,归纳出“知识结构”,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归纳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养成乐于发现、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重视强化动机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原始动力,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动机,引导学生完成“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需要注意的是“动机”强化的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都较为直观,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直观思维”这一特征,强化过程中能够激发“内部动机”的因素,引导学生大胆去发现。《清平乐·村居》是充满乡村气息的文本,为此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言简意赅地叙述一个有趣的事件,进而促使学生的“内在动机”得到强化,主动去发现,体悟到文本的思想情感。

五、自主合作探究

发现式阅读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但是,该阅读教学法并不能盲目运用,而要遵守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促使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得到發展。《清平乐·村居》课堂上,我按照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5到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对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字、词进行组内交流,再基于此进行组组之间的交流,最终使整首词的意思一目了然。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发现式阅读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课堂上能够有效地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发现学习并非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使学生由“知识容器”转化为“知识发现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与技巧,为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云.立足文本,以读促写——浅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2016(12).

[2]马元浩.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2(13).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任振敏(1974.3— ),男,汉族,河北邢台人,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实施原则小学语文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探究中学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