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研究

2019-11-27张丽霞

学周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适应能力新课程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特殊人群,尤其是智障人群的教育,智障学生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也因此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是对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强化责任意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策略。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高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智障学生;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1-006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53

一、提高教师重视程度,制订有效的培养教学计划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导致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提升较慢,影响到学生正常的交流和交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教师要提高对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并制订有效的培养教学计划,促使学生较好地适应生活。

首先,教师要从内心认识到生活适应能力对智障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这是最为主要的前提。

其次,教师要将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对智障学生整体培养计划之中,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教学计划,包括中长期的整体规划、短期的规划,并对培养目标、培养途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全面的细化和优化,为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有效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学生在接受和表达语言方面与正常人相比较有明显的劣势,教师在培养其生活适应能力时,要制订逐次的中长期培养计划,在短期目标方面,可以先让学生从简单的词语学起,之后结合长一些的句子去训练,并逐渐过渡到学习整段话或者整篇文章,这样循序渐进的合理计划有利于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

最后,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学生对生活适应能力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自身对培养的信心,让学生和教师统一共识。

总之,教师要提高对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为其更好地生活奠定基础。

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不少教师在对智障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采用统一式的教学,这种形式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差,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厌恶学习。鉴于此,教师要在培养过程中充分了解每一个智障学生,并根据学生的相关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提高培养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如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记忆力等,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或者问卷综合考查进行了解,并为每一个学生设置较为详细的培养计划表,这是实施差异化培养的关键和基础环节。

其次,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在教学中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例如,对于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学生,虽然其语言能力有较大不足,但是其模仿能力强,教师可在培养其生活适应能力时,结合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最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培养进度及培养效果进行了解,并根据这些特点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使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

总之,只有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根据智障学生的症状特点,制订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让每个智障学生都能在学习和培养过程中有收获,取得进步。

三、注重和生活的衔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不少教师在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在课堂的讲解,而忽视了将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日常生活的需求相关联,导致最终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教师要注重和生活的衔接,不断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明白对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独立走向社会,拥有自己可以立足的一技之长,而不是简单的适应生活中听读写能力,这是在教学目的认识上的误区。

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优势及其学习能力,仔细分析社会需求,制订经过努力可以使智障学生有效掌握的技能策略。例如,智障学生其自身节奏、音调的感知能力较强,而社会对音乐教师和自由音乐人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项和音乐有关的技能,等学生毕业时可以依靠自身的音乐技能,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席立身之地。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有效检验,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总之,教师要让教学贴合生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结语

提高智障学生对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力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在培养过程中加强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制订有效的培养教学计划,全面了解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和生活进行有效衔接,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最终使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促进其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维善.开发生活适应校本课程,提升学生适应生活能力——浅谈智障儿童生活技能培养中的课程开发[J].新课程(中),2017(2).

[2]王久保.浅谈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康复[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张丽霞(1983.7— ),女,汉族,甘肃通渭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生活语文教学。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背景下提高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研究》(GS[2017]GHB1872)。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适应能力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天候地理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