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果桑流汁病的发生情况与原因分析
2019-11-27邓真华曹红妹王军文胡丽春王新民吴建平杜贤明符昌红
邓真华 曹红妹 王军文 胡丽春 王新民 吴建平 杜贤明* 符昌红
(1.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2.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330202;3.江西省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30202)
果桑流汁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江西蚕区未见相关报道。该病害仅在少数地区发生,浙江省淳安县[1]、江苏省溧阳县[2]蚕区分别于2004年、1982年的早春3月发现桑树流汁病,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桑树发芽后遭遇低温冻害及温度剧变等异常环境。2017年冬季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果桑园的果桑大10发生流汁病,病害症状表现与浙江省淳安县、江苏省溧阳县发生症状表现一致,初期症状不明显,病症从枝条剪口处溢流出大量的汁液,流汁时间长,因流出的汁液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易被细菌、真菌感染。但与上述2县的流汁病均发生在早春时期不同,此次病害发生在果桑冬季休眠期。为明确桑树流汁病的发生情况、发病原因和对果桑产质量的影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病虫害防治课题组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果桑品种
粤椹大10,嫁接桑,树龄8年,栽植密度为150株/667m2,行株距为4.0m×1.1m。
1.1.2 主要仪器设备
MTW-0202型数字温度计,徐州乐控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产品;大棚薄膜,厚度6S(0.06mm),江苏省农望达塑料厂产品;101-3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地点
试验桑园为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果桑园,地处中亚热带,海拔40.2m,属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6℃,年日照时数1 725.9h,年平均降水量1 531.7mm,无霜期275d。土壤为丘陵红壤土,有机质含量2.5%,速效磷含量521mg/kg,速效钾含量863mg/kg,pH值5.3。大棚采用钢架结构,棚宽10m,长53m,大棚中心高4.2m,肩高2.0m[3]。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处理区的设置
所有试验处理区的果桑均未进行人工剪伐,大棚顶膜覆盖为一年,发现病情后,考虑大棚顶膜和滴灌对果桑流汁病的影响,共设置3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面积0.02hm2。P1:大棚顶膜一直保留,不滴灌;P2:大棚顶膜一直保留,滴灌(2017年12月22日起进行滴灌);CK:对照,大棚顶膜揭除(2017年12月22日揭除顶膜),不滴灌。各处理其它管理条件均一致,并于2018年2月28日全部覆盖大棚顶膜。
1.3.2 发病率调查
调查时间为2017年12月21日至2018年3月21日,于2017年12月21日统计每个处理桑树总株数和发病株数,后期每隔一段时间调查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
1.3.3 土壤含水率测定
2017年12月21日起采集距离树干15cm深度5~10cm的土样,称取鲜土质量,于80℃恒温干燥箱下烘干至恒质量称量,每隔15~20d采集鲜土测定1次。计算土壤含水率,每次3个重复,取平均值。土壤含水率(%)=(鲜土质量-烘干土质量)/鲜土质量×100。
1.3.4 温度测定
2017年12月22日为每个处理分别安装数字温度计,测定地上5~10cm和地下5~10cm处的温度,每天早(7:30)、中(13:30)、晚(17:30)进行观测并记录各处理的地上和地下温度。
1.3.5 产果量调查
2018年3月2日,从每个处理中随机选取5株桑树,调查其发条数,计算平均每株发条数,并从中选取5根枝条,统计每根枝条的总芽数和发芽数;于2018年4月28日,调查每根枝条的条长、条粗、产果数和百果质量,取平均值,计算株产果量。株产果量(kg)=每条产果数×每株发条数×百果质量×10-3/100。
1.3.6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果桑流汁病发生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果桑流汁病发病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1和P2发病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幅较明显,升降交替,推测可能跟气候有关,至2018年2月22日后趋于稳定,发病率在40%以上。而CK的大棚顶膜于2017年12月22日揭除后,发病率逐渐降低,至2018年1月10日之后趋于稳定,发病率在10%以下,表明揭除大棚顶膜有利于降低大棚果桑流汁病的发病率。
2.2 水分对果桑流汁病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1和P2均未揭除顶膜,仅P2于2017年12月22日起进行滴灌,P1不滴灌,2018年1月份之后P2的土壤含水率为15%~18%,明显高于P1,P1的土壤含水率在15%以下,处于缺水状态。CK的2017年12月21日土壤含水率低,仅为8.23%,揭除大棚顶膜后,2018年1月份之后土壤含水率趋于稳定,因自然降雨土壤含水率为16%~19%,与P2的土壤含水率差异不大。而P1的发病率从2017年12月21日的63.64%降低到2018年2月26日的54.55%,发病率降低了14.28%;P2的发病率从2017年12月21日的82.35%降低到2018年2月26日的70.59%,降低了14.28%。CK于2017年12月26日揭除顶膜后,发病率逐渐降低,至2018年1月5日之后趋于稳定,发病率在10%以下。
综上所述滴灌与否对果桑生理性流汁病无明显改善,发病率均在38%以上;但揭除顶膜后有利于降低果桑流汁病发病率,发病率在10%以下。
2.3 不同处理的温度变化
从不同处理的温度情况(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地上和地下温度存在一定差异。从2017年12月27日到2018年3月25日总共89d统计的总温度及日平均温度来看,其高低顺序为P2>P1>CK,P2和P1的地下温度高于地上温度,CK的地上温度高于地下温度,覆盖顶膜的P1和P2无论地上温度还是地下温度均高于揭除顶膜的CK。
表1 不同处理的温度情况
注:温度统计时间为2017年12月27日至2018年3月25日,合计89d;表2相同;表中平均的数据为日平均温度。
从不同处理的日温差与果桑流汁病发病率情况(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日温差统计结果均表现为CK 表2 不同处理的日温差与果桑流汁病发病率情况 注:表中的数据为日平均温差,流汁病发病率为调查时间段的平均值。 2.4.1 果桑生理性流汁病对果桑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试验处理其果桑生物学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发芽率、条长和条粗均以CK最高,其次是P1,P2最低。P2比CK的发芽率、条长和条粗分别低0.67%、15.11%和12.67%;P1比CK的发芽率、条长和条粗分别低0.59%、0.72%和5.23%。说明果桑流汁病的发生对果桑发芽和长势有较大的影响,且揭除顶膜后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或缓解。 2.4.2 果桑生理性流汁病对果桑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3还可以看出,不同试验处理果桑产量性状表现出显著差异,每条座果数和单果质量均以P2最低,P1和CK之间差异不显著。P1和P2的发条数极显著低于CK。单株产果量以CK最高,达到25.15 kg,P1和P2极显著低于CK,P2单株产果量最低,仅19.75 kg。与CK相比,P1和P2的株产果量分别减少21.11%和21.47%。P1和P2单株产果量显著低于CK。说明,大棚果桑流汁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桑果产量,但可以通过揭除顶膜来缓解病害的影响,而滴灌与不滴灌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区别,但均严重影响果桑产量。 表3 生理性流汁病发生后果桑不同处理对次年果桑性状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大棚果桑生理性流汁病发生后,初期症状不明显,病症为从枝条剪口处溢流出大量的汁液,流汁时间长,因流出的汁液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易被细菌、真菌感染,严重影响果桑生长发育和桑果产量。发病后不揭除大棚顶膜比揭除顶膜处理的株产果量减少21%左右,存在极显著差异。大棚内滴灌与否对果桑流汁现象无明显改善,发病率均在38%以上。揭除顶膜后有利于降低果桑流汁病发病率,发病率在10%以下。因此,大棚果桑发生生理性流汁病后,可通过揭除大棚顶膜来缓解此病的危害。 果桑流汁病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桑芽休眠期要特别注意温度剧变等异常气候的影响,要做好预防工作。从89d统计的总温度和日温差来看,其高低顺序均为P2>P1>CK,且P2和P1比CK的发病率分别高出289.14%和231.53%,说明大棚覆盖顶膜易提升温度,且加剧日温差变化,影响桑树正常休眠,诱发果桑流汁病。 分析认为,在正常生长环境条件下,桑树各个部分常保持一定的相对平衡关系,树液不会发生溢流,当遭遇低温及温度剧变等异常刺激后,内部平衡被破坏,桑树生长点降低,在桑树根压不变的情况下,桑树体内水分、养分持续向上输送,导致树液不间断地从枝条剪口处溢流[1~2]。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不要为了节省成本、节约劳动力而不进行顶膜更换或一直保留大棚顶膜不揭膜,以免影响桑树的正常生长。本研究属基础性研究,仅对外部环境包括温度、滴灌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试验,关于果桑流汁病在发病前和发病后的桑树树体生理生化变化情况等内容尚未涉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4 果桑流汁病对果桑生长发育和产果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