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2019-11-27周甲禄

读与写 2019年32期
关键词:直线数学知识信息技术

周甲禄

(青海省玉树市第二民族中学 青海 玉树 815000)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状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1.做好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视频

课前准备是开展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准备环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视频,提问合理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自主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做好问题预设,整理好典型例题,才能把握好翻转课堂的节奏,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一课时,要深入研读课本,学生很早之前就接触到了角、平行和垂直等知识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自然引入三线八角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应把平行线性质的探索过程、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区分性质和判定及应用方式作为教学重、难点制作成教学视频。在视频中加入几何画板的演示及生活中的平行线等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应用能力。教师还应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判定直线平行的三个条件、内错角和同旁内角间的关系等。要提前做好问题预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相关结论,保证提高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包含了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较高要求,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但初中生对形象、直观的知识印象很深。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认知水平。如,教师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时,可以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解释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加强学生对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和两直线相交及交点的概念。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展示出一面墙和一根木条,提问学生:把木条钉在墙上需要钉几颗钉子。通过生活化的问题进行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知识表格,上方分别是类型、端点个数、延伸方向、可否度量,左侧是线段、射线和直线,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知识,完成表格位置,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向学生展示建筑工人砌墙时的情景,提问学生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会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标志杆间拉一条参照线,为什么这根参照线必须是一条直线?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完成另一个表格,表格上方是名称、图例和表示方法,左侧是直线、射线和线段,在了解到直线、射线、线段定义的基础上,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信息技术能丰富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为学生展示抽象的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信息技术能简化教学课堂,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能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3.内化数学知识,指导学生理解

在开展翻转课堂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内化教学知识,把视频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检测学生的吸收情况,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价值的思考。教师要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时,要在课程教学的最后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利用教学视频展现出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四种方法,出示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让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分辨出例题需要用哪种判定方法,并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让学生跟组员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最后,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反思,提问学生: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式是什么,提问“SAS”判定方法的思路是什么,在本节课中还学到了哪些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把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分析翻转课堂存在的不足,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作教学视频,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视频的内容,促进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直线数学知识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画直线
画直线
你喜欢直线吗?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