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来的童年,戏出来的知识
——浅析幼儿游戏活动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融合
2019-11-27沈燕
沈 燕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第二幼儿园,浙江 嘉兴 314500)
前言:在学前教育备受关注的今天,游戏活动课程融入幼儿教学课堂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和共同关注的课题。在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中,学前教育提前进入小学化状态,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智力发育和潜能开发。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求在学前教育中融入游戏活动课程,转变原来的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愉悦的游戏方式促进幼儿快乐成长,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参与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本文就如何在学前教育中融入游戏活动课程展开讨论。
一、立足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活动课程
学前教育中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幼儿教师进行游戏课程的融入时,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本身,不能只是注重游戏的形式,更应该丰富游戏的内容,将游戏活动课程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游戏活动中赋予知识,在教学内容中增添游戏活动的趣味。真正实现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时发挥幼儿玩的天性。立足于教学活动的目标,对幼儿进行教育,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
例如:在《认识数字》的学习中,立足教学内容,数字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融入游戏活动,将数字编排成数字歌让幼儿反复吟唱,加深记忆;将幼儿排排坐,给幼儿编排上号码,让他们自己找到与其相邻的数字,从而提高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二、创设有趣情境,增添多种游戏活动
情境式教学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学前教育中增添合理的有趣游戏情境,促进幼儿成长。有趣的情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得幼儿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融入到教学课堂中,转变成我要学的积极学习心态。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知识体验,能够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
例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让一名幼儿充当老师的身份,让这位“小老师”问下面小朋友问题,如:吃饭了吗?喝水了吗?今天听话了吗?等等,在这样的角色互换游戏中,增强幼儿的交际能力、沟通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提高教师素养,创设游戏活动课程
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突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注重提高幼儿教学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他们对游戏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实践能力。幼儿教师应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和再学习,丰富自身的游戏载体和素材,用符合时代潮流和顺应幼儿心理特点的游戏素材和活动形式,积极创设游戏活动课程在实践中积极的展开游戏化课程的尝试,真正的用于实践。同时,还要培养幼儿教师,善于总结,注重反思的能力,游戏活动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幼儿教师推行游戏活动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不断提高进步的。游戏活动课程中,老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保障幼儿游戏活动主体地位,积极地引导幼儿融入游戏、积极思考。积极促进儿童融入到游戏活动过程中,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优化幼儿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四、巧用信息科技,增强游戏活动趣味性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的年纪尚小、心理发展不成熟,幼儿教师会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利用电教化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娱乐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学习热情,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使幼儿积极主动的融入到游戏课堂中,提高幼儿的智力开发和促进人格塑造。
例如:在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应该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音频等向学生传递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习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春节放鞭炮、说吉祥话;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等,让幼儿在直观的视频和音频材料,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丰富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思考,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学前教育中普遍使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将游戏活动课程融入学前教育,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展开游戏活动,增强学前教育的互动性,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立足于幼儿发展现状和心理发育特点,创新游戏活动课程,积极展开游戏性教学,真正的把幼儿培养成祖国的栋梁、未来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