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推进德育活动开展
2019-11-27张明静
张明静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中心小学,辽宁 抚顺 113000)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各个民族共有的精神瑰宝。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很多学生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甚至很多当代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导致部分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局面。因此,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引导小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小学生能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民族精神。
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作为人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推进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符合时代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引导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小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
相关资料表明,由于年龄小、心智不够成熟的原因,大多数小学生还不能全面地认识人生、价值的意义,但是这并不能表明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活动是过早的行为。因为当代小学生已经开始初步认识幸福、金钱、责任等概念,如果教师不及时进行德育教学活动,对日后小学生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文明修养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知识更新、价值观念转变的速度加快。因此,很多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都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更何况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生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对小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推进德育活动开展,不仅可以非常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文明修养,还能够大大增强小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措施
(一)开展传统节日体验活动
我国有很多种传统节日,就汉族而言就已经50个左右,主要的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都是传统节日的精华。在推进德育活动开展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小学生体验传统节日活动,让小学生在体验中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内涵等。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中秋节。在中秋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中秋节的来源,再让小学生一起讨论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例如:“同学们,中秋节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呀?赏月?玩花灯?吃月饼?”在此基础上,小学生就会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在讨论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后教师和小学生一起分享,再结合中秋节体验活动加深小学生的认知,使小学生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推进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二)开展礼仪文化体验活动
中华传统的礼仪文化有很多,例如仁、礼、忠、孝等,使诸子百家以及历代思想家的思想精华[2]。开展礼仪文化的体验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在体验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且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小学生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提升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多媒体播放礼仪视频和家庭实践活动等的方式,让小学生在礼仪文化体验活动中体会到其重要性,并且亲身实践,不断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礼仪文化体验活动中,教师要多引导小学生多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比如见人要礼貌问好、孝敬长辈以及尊师重道等。
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真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活动中的高效运用,才能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融入到德育活动过程中去,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中华传统文化是辉煌灿烂的,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青少年的使命与责任。因此,要充分利用德育教学优势,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努力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