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与转优对策探讨
2019-11-27李彩弟
李彩弟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滨第一小学,浙江 温州 325024)
小学时期正是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初级时期和萌芽时期,在这一期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尚不够成熟,在生活和学习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借助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然而,在小学生中还存在学困生这样一类群体,他们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与尊重。这样一来,在社会上的诸多误导和诱惑之下容易引发问题行为。近几年来,小学学困生问题行为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正确分析诱发学困生问题行为的诱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矫正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小学学困生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
(一)学困生
“学困生”在国内教育体系中还有一些别称,如“差等生”“后进生”“差生”等。关于学困生的定义,最早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家Samuel Alexander Kirk提出的。他发现有些学生确实在语言表达、阅读理解、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方面存在障碍,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严重低于一般水平,即存在学习上的无能。1995年,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会将学困生定义为在知识、学习方法、能力、品质、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需要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特殊帮助或矫治的学生。综上所述,学困生的定义有两大要点:第一,学生存在“学习障碍”;第二,学生表现为“学业不良”。
(二)问题行为
学困生的问题行为可以认为是学生由于无法遵守公认的道德准则和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而在学业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各种行为上的障碍,从而表现出和其他学生表现得不一样。学困生的问题行为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行为的不足(良性);第二,行为的过度(不良);第三,行为上的不作为(环境影响)。
二、小学学困生问题行为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不和睦。在问及学困生“父母的哪些行为对自己伤害最大”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父母吵架打架”“父母打骂体罚自己”“父母不尊重自己的想法”“父母老是将自己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这些行为对自己伤害较大。第二,父母的教育理念不科学。有些父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会给孩子设置一些硬性要求,如“每次考试必须前五名”等,这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二)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学校的教学氛围过于紧张,不够轻松和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至上”这一理念成为教学中的共识。这样一来,学校内部就时刻弥漫着攀比的气氛,这会给学生带来内心的压抑感,从而诱发一些问题行为。在这种评价模式下,成绩好的学生就成了“学霸”,成绩差的就成了“学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恰当。很多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依然是以奖惩措施为主,缺少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互动,师生之间存在隔阂与代沟,师生相处不够融洽。
(三)网络因素
一方面,互联网信息具有虚拟性,很多内容并非客观存在的。由于小学生自身甄别能力较差,很难主动滤过掉网络垃圾。另一方面,互联网上诱惑太多,并存在着很多信息垃圾,例如网络游戏、网络犯罪等,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被误导。
三、小学学困生问题行为的矫正对策
(一)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思想行为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巨大影响。首先,父母之间要保持和谐融洽的夫妻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轻松的成长环境。一定切忌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其次,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动去认识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优点、缺点,不必要非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意愿,使之富有特长。
(二)学校方面
一方面,学校要摒弃“分数至上”的错误教学理念,要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不应该仅限于文化课程,还必须将德育课程放在第一位,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上,要注重情感管理和自主管理,而不是一味地推行制度管理。制度管理虽然容易操作,有助于保障班级纪律,但是它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兴趣与个性。
(三)净化网络环境
相关教育部门要注重净化网络环境,发乎网络的优势,淘汰网络信息垃圾。例如,明令要求小学校园一定距离内禁止有网吧营业。学校也要开设微机课程,提高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意识。
学困生是学生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由于成绩较差,得不到足够的关爱与尊重。矫正其行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联动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