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彰显语文的“精彩”

2019-11-27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小学李美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2期
关键词:精彩民谣课外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小学 李美玲

语文课程是基础学科,对于它的文本把握不能只是停留在教材层面,而是应该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让学生积累知识,挖掘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成长。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善用拓展环节,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文本拓展保持有效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师教学拓展的资料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握好拓展的内容,正确地选择和文本联系紧密、最为贴切的材料。并不是和文本相关就可以拿来用,应该拿捏住资源的有效性,选择的资料应该有所取舍,坚持适度原则,这样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又能够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认识。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师可以从网上找到宋庆龄故居的照片,以播放的形式不断地在多媒体上闪现,在音频中播放课文的朗读版,这样学生就随着宋庆龄的故居真图第一遍读一次课文,然后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关于宋庆龄的生平,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故居的主人是怎样一个人。再者针对樟树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全文,找寻答案。全程不需要很多的课外资源穿插,只需要为课堂教学起到引导、推动作用即可。在这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资源的量,不要整节课都是课外资料内容来推动教学,而是应该以课文为主,课外资料只是拓展,丰富学生认知的方式而已。

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拓展环节,但是对于拓展的有效性一定要有正确把握。虽然科技的发展让教学资源更容易搜集,但是应当选择真正适合学生认知又能够适应教学进度的合适内容。

二、文本拓展保持专一性

课堂拓展环节的资源不能是单一、零散的,而应该是相互关联的。既然要维持文本拓展资源的专一性,就一定要剔除资源零散、泛滥的部分。在课外资源的引入上,教师应该有重点,而不是想起来随便一说,资源和资源之间没有联系,也没有针对性。只有做到专一性,才能够让课外资料服务于文本,更好地做好文本教学。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一文,这篇文章作者描述的是自己童年时候的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确定“民谣”为中心,因为母亲当时唱的是民谣。在教学引入环节就以民谣为切入点,让学生听一听,感受其中的趣味性。而在引导学生理解“母亲的启蒙”时,教师可以以作者的另外一篇文章段落做分析,感受到作者的文字的字里行间确实存在着民谣的影子,也就对应了这篇母亲对他的月光启蒙。在课上,教师充分运用了课外资料,并且每项都是为文本服务,以民谣为中心。通过这种拓展融合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要提及的母爱的美妙,丰富学生的情感。

所有的拓展资料都应该围绕文本服务,对于课堂教学由浅入深地起着推动作用,对于其他的则是删减掉,让运用的课外资源保持专一性,更好地为学生了解课文作者的情感出力。

三、文本拓展保持思维性

对于课外资源的引用,不能够流于表面,过于随便,而是应该体现思想性。作为课堂教学的推动者,教师应该着力研究文本,努力挖掘资料拓展的深度,真正做到形中见神、平中见奇,将看似平常的教学,通过恰当的课外资源,让课堂变得精彩起来,充满意味。如此学生能够拓展视野,从平淡的课文故事中感受人物情感。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一文,而在课文中介绍的是少年时期的王冕努力上进又很孝顺。一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抓住他的这些优秀品质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读全文加以体会;少部分教师会补充一些王冕长大后学有所成的相关资料介绍给学生,开阔一下视野。不止如此,教师还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思考:既然课文又说他孝顺,又说他刻苦学习,那么究竟哪一点更重要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从文本中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词句,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于孝顺和刻苦好学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在学生讨论后一起汇报探讨,说到孝,也可以补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古言,延伸问道:你们日常中做到“孝”了吗?让学生的思考从课内拓展到生活。

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拓展的思维特性,让学生以教材为基础发散思维,深入思考。教师则是通过设置碰撞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同时,也拓展自己的思维格局。

总之,语文课堂的拓展不只是查阅课外资料这么简单,拓展的范围也不能超脱课本,语文拓展应该是围绕着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学生兴趣出发,巩固知识,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才能起到实效,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精彩民谣课外
小满课外班
十唱共产党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 这个大地,我过来了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城市民谣(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