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高年级青春期教育
2019-11-27李小艳
李小艳
(辽宁省丹东市八道小学 辽宁 丹东 118000)
青春期是一个从单纯走向繁杂,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裂变时期,他们单纯、幼稚,却又渴望长大、成熟,是人生的“第二断乳期”。因而,往往具有隐蔽性、差异性的特征,心理教育不仅重要,而且更为艰巨,而心理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实际,遵循心理教育的特点、方法和规律,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取得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男孩,课上回答问题,由于正处变声期,怪怪的声音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而自己羞得满脸通红;一些女孩子身体上发生变化,脸上开始长小痘痘了……这些变化我们应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进入了青春期,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为自己的成长鼓掌吧!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身体上的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
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就应该提前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1.利用学校课堂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青春期教育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教师可以针对本班出现的问题,利用班会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青春期知识,引导学生顺利渡过这一危险时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必须真诚、大方、直面学生,是什么就讲什么,不能半遮半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1.1 青春期生理知识传授。青春期生理知识传授一般从五年级开始比较适宜。因为到了五年级,一部分学生身体开始发育,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有些学生会为自己身体变化感到不安,有的学生由于性知识不足,甚至怀疑自己得了某些疾病,而有些学生则为自己“与众不同”而感到害羞,心理上有一定的负担,性格开始孤僻。因此,这时候教师很有必要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传授青春期性知识,帮助身体已发育的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变化是长大的表现,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同时也帮助那些身体未发育的学生对自己以后身体发育变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1.2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男女生关系。小学生到了中年级,男女生之间就会产生一道无形的墙,表现在课桌上有了“三八线”;女生喜欢和女生一起玩;不愿意同异性同桌等。到了高年级,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对异性的兴趣增加,逐渐进入朦胧的异性吸引阶段。有的学生会感到不安,当他们与异性接触的时候会出现脸红、不自在,举止呆板,辞不达意,这种青春期的不良现象在女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而有的学生受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或是受探秘心理的支配,产生对异性的探奇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对异性的追求。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对小学生学习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必须马上给予引导。
1.3 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例如:体育竞赛、科技小组、文艺会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使男女同学在思想上得到交流,在各方面互相帮助增进了解,有助于消除异性之间的神秘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巩固已学专业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帮助小学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品格;是提高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强心针;促进了小学生情感、心态和价值观的科学发展。同时也在活动中使小学生开拓视野、开阔胸怀、积极进取,使学生从狭窄的个人空间融入到集体中来,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对自身或异性的兴趣转移到对科学、对知识的兴趣上来。
2.开展心理咨询,进行个别指导
青春期教育具有高度的个别性的隐秘性,而且每个学生又是每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情况不尽相同,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光靠课堂上集体引导还不够,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发现步入青春期学生的异常表现,开展心理咨询,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2.1 加强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沟通情感、增进了解、反省自我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老师,与青春期学生的交往应在和谐、平等、理解的气氛中进行,对他们应给予充分的关爱,对他们的思想、品行、交友、身体、学习等方面都要真诚关心和客观评价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适当的指导。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当他们遇到失败或挫折时给予真诚的鼓励和支撑。形成彼此尊重、民主、信任、平等、鼓励的新型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帮助学生疏解各种情绪,消除内心矛盾,恢复心理平衡,形成积极的心态,使之逐步地主动适应所处的环境,同时也应预防和控制各种异常心态的产生与发展。要针对学生各种心理障碍进行治疗,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适应性,能形成正确评价自我,学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2.2 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性意识的成熟,对父母、教师的态度渐渐疏远了,会有选择性地和父母及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建立合作、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往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可以信赖和尊敬、可以交流思想并获得帮助的朋友时,他们才会敞开胸向教师吐露真情。
总而言之,青春期教育工作要抓得早,抓得及时,抓得细致,防范于未然,为了孩子们思想品德正常发展打下基础,一定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我相信孩子们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下,一定能健康地、开朗地迈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