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的小学主题班会开展研究
2019-11-27吴翠云
吴翠云
(福建省龙岩市莲东小学 福建 龙岩 364000)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教育方式有许多种,然而通过主题班会渗透德育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更突出以及针对性的问题,发挥所有学生、特别是班级委员会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多数学生在主题班会的各个方面完成预期的教育目标。
1.主题班会中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1.1 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展。由于应试教育概念的长期影响,人们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机械化。由于中国教育的缺点,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进行学科的知识学习和巩固。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通过思想道德课程来教授。因此,老师或者占用班会时间进行学科课程教学而不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
1.2 思想道德教育班会活动枯燥乏味。思想道德教育纯粹是理论教育,没有实践。如果没有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必将使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走向枯燥的深渊,使道德教育教学主题班会难以实现。这不仅是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个问题,也是道德教育的巨大损失。它将严重阻碍我国民族道德素养基本发展的关键因素。
2.基于德育的小学主题班会开展策略
2.1 下大功夫做好准备。为了使主题班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主题班会开始之前我们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主题班会的准备可分为思想意识上和物质材料两个方面。思想准备主要是调动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前通知这次的主题和目标,课程的主要过程和细节,以及预期目的,并为学生和各个学习小组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个学生有意识地投入到主题班会的准备中。材料准备主要是指及时准备在主题班会中使用的东西,例如场地需要的黑板的大背景。教学辅助工具、书籍、课件、物理投影以及课程所需主题的横幅。
例如,为了提高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班集体,我组织学生召开了“构建交流之桥”的主题班会。此次活动准备的过程中,我多次召开班级干部会议。让班级委员会和团支部分别采取行动,以他们为核心推动其他学生,并确定主题班级会议的形式,以讨论学生之前应如何沟通。通过游戏“Pour and Catch”和一些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与他人和谐平等交流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倾听别人的意识,多倾听,少说话,让对方更好地表达,获得心理安全感,这样班集体的良好氛围就形成了。此外,引导学生意识到他们应该在家里和家长多多沟通,并谈论他们的学习进度。也可以谈论小情绪困惑,倾听父母的意见。由于充分的准备,这个主题班会将更加成功,让学生了解如何珍惜父母的照顾,同学和友谊。如何与家长沟通,与同学交流,使家庭和班级充满温暖。
2.2 主题班会的计划性。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计划来支持。低年级小学生有五新:新生、新教师、新环境、新起点、新目标,这是学生接受小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应该接受培训,培养自理、自律、独立、自学等能力,并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因此,低年级阶段的主题班会必须从“新”开始,做好每一次“第一次”,做好学生的培养。中年级阶段是部分学生容易放松学习并导致分化的时期。因此,主题班会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召开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年级阶段中由于小学生面临小升初的学习压力,学生将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而忽视班级的整体性。因此,此时的主题班会将强调班集体的建设,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互相帮助,打好整场战斗。这样,主题班会的长期计划就是针对学生的长期教育而调整的,使每一年,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工作都有计划与针对性。
2.3 做好调查反馈和奖惩工作。主题班会除了应当发挥良好的德育功能,在主题班会会议结束后,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观察、研究、调查,及时总结和反思。分析每次主题班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方面是否明显发挥作用,并及时对其进行改进。或者再次强化教育,使主题班会的道德教育更好、更有效。此外需要一个完善的奖惩制度,奖励能够有效落实的主题班会,批评和规范未实施或实施的不良的主题班会,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保证我们主题班会可以有效地进行,如此更好地看到主题班会中对德育效果。
3.结束语
主题班会将是班主任开展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求真务实、终身发展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扮演主角,成为主角。要把活动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中逐渐去领悟和提升,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