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9-11-27屠志强
屠志强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 江苏 高邮 225600)
1.学生参与,活跃气氛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鲜明的表象,是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必须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是学会思考,善于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遇到问题后,要多想几个“为什么”,思考一下“怎么办”。只有会思考,才能会说,也才能学会。眼到,是要善于观察,观察教师的表情和手势,这是因为数学上诸多抽象的概念理论,通过教师的眼神,手势会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只有仔细观察,才有利于理解与记忆。耳到,是要学会听,要听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旧知识要耐心听,新知识要仔细听,听完一节课,概念实质要明确,主次内容要分明。手到,是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掌握技能;学会记笔记,根据教师讲课的特点和板书习惯,抓住中心、实质,记下重点、难点,有时,教师解题的思路,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要点等都可记下来,技能的掌握必须亲手操作才能形成创新。
2.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它给我们明确地提出了三点,即(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3)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三个方面充分说明,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不仅要学好能够适应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还要能够让学生做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活动。因为这一教学目的是一个标尺,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要以这个目的为标准来检查、评估和衡量。所以,数学教师只有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目的,用好教学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常不断地以此来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加以检查、评估和衡量,才能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尺”。
3.转变教学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使学生和你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4.基础知识的链接
首先,要讲清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确保知识的融会贯通。比如教材中引出实数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式、对数、函数等概念。正确理解无理数的、实数的概念,引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几个概念之间不仅有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把握讲解的深度和宽度。其次,备课要认真备教材。每一节课的内容要根据学生水平由浅到深,循循善诱让学生参与到定理的证明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来。使学生即能掌握好基础,又能无所畏惧地攻克学习的难关。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复习。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需要复习一下,否则知识容易忘记。教师可以用新概念复习旧概念。如:学习“极限”的概念后,可给出圆周长、切线的定义;另外,可要求学生重视复习旧知识,来巩固新知识。如讲“反三角函数”时,不仅需要反函数、函数的概念,还用到定义域,值域等概念。所以在讲授“反三角函数”时应给予学生复习,使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5.科学复习,培养能力
掌握复习方法,学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复习中,可以采取对照法、联想法等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像播放电影一样想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直到弄通为止。还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整理归纳,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掌握。教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的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