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思路之我见

2019-11-27杨应昭

读与写 2019年5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课堂

杨应昭

(贵州省三都第二中学 贵州 三都 558100)

1.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中美术教育发展历程可谓历尽沧桑,早期的美术教育课程内容以绘画为主,在一段历史时期工业制图课程代替了美术教育。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美术在课程构建上得到了全面完善。高中艺术课程全面开设,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1 高中美术教学地位不高。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学校、家长都把美术课视为“副课”因其不参加高考考查,往往是最先被语数外等“主课”侵占的对象。教学实施困难重重,美术教学被挤出学生课堂的危机像达摩克里斯之剑时时悬在美术教师的心头,它存在的价值仅是应付上级教育部门检查的摆设,正常课程开设尚且无法保证,创新创造更是无从谈起。

1.2 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全。学校、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造成部分学校师资严重匮乏,教学设备简陋陈旧,缺乏实践平台,学生感受不到实践和创造乐趣。其次,美术课堂中必备的工具材料较多,学生学习期间开支大,部分家长不愿为孩子投资也是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美术兴趣的原因。

1.3 教师自身定位不准。美术教师自身发展定位不准,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缺乏担当勇气,面对新教育理念感到无所适从,没有选择积极主动充电学习,依然沉沦在“局外人”的阴影中无力自拔,课堂教学机械乏味、生搬硬套,甚至照本宣科。业务上敷衍了事,缺乏钻研,这种随波逐流甘居人下的悲观心态,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师自身形象和地位,挫伤了学生对艺术探索的积极性,主观上加剧了高中美术教学边缘化的趋势。

2.高中美术教学革新思路

2.1 加强美术课堂人文素养渗透。现在从事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师在业务方面普遍存在着专业能力较强文化知识薄弱的问题,他们在进行欣赏课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往往就会片面地把美术教学引向一种技能训练。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认为,美国的文化多样性是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应该充分利用,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和其他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和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课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短时间内想要提高一个人的文素养肯定不现实。首先,急需美术院校加强人文课程考查,从根本上改变美术教师文化知识薄弱的问题。就高中美术课堂而言,“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与统筹者,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入手,深挖教材所涉猎的人文知识,能够灵活地把美术知识与文化情境紧密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感情、经验、认识融入课堂,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趋向。其次,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增加学生实践内容,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才智得以发挥,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2.2 加强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罗伯特·海斯说:“15年前,企业靠价格竞争,今天靠质量竞争,明天将靠设计竞争。”什么课程能够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最直接的学科肯定是美术教育。然而,创新不只是简单的技能技法继承,而是培养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与国家强调科技创新的全局发展战略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都需要一处崭新的、开放的、综合性的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够充分展开对话与交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校的职能是创建一个浓厚的培育杰出人才的文化环境,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会动脑筋,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以审美为核心的美术教育,是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实践性教育,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在基础教学中率先行动起来,创建一个文化知识与技能实践的学科平台,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共同探究,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总之,如今高中美术教师担负着培养国家、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善于思考,勇于担当,努力追求健康、科学、文明的个性,培养有自主力、有感情、有强健的体魄的学生。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高中美术教育改革必将迎来崭新的篇章,取得骄人成果。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美术教师,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团结协作的精神。但要打造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仍然需要美术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创意美术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