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团队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2019-11-27洪佩蓉
洪佩蓉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 福建 南安 362300)
要弹奏好生活的乐章就要善于与人合作。特别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信息量大大增加,社会分工更趋细化,一项任务的完成必然是通力合作的结果。可以说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最美不过在对的时间里我们遇到对的课题——团队·互动。这一阶段时间来,我校数学组继续深化“团队·互动”教学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1.不甘落后,积极构建奋进的优质团队
我们学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训学习,深入研究“团队·互动”教学模式,学习如何开展“团队·互动”教学。
1.1 教研组研讨。为了让“团队互动”教学研究更好地开展,我们数学教研组以年段为单位,每个备课组固定一个教研时间,认真开展《团队·互动”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精心组织“团队·互动教学研讨课,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得“团队.互动”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关注并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
1.2 个人学习。
①每日一反思。提倡大家以教学日记的方式,反思自己一天教学的得与失。
②多读书,勤学习,多研究“团队.互动”教学结构,研究出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学法结构。
2.实践创新,不断探索“团队·互动”教学模式
我们数学课堂的“团队·互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时教师们注意教学策略的渗透,详细地为学生精心设计导学提纲,为上课做足准备。课上,学生先小组交流,互相完善,然后展示汇报,老师们注意倾听,只在关键地方穿针引线,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引燃学习兴趣,引出独立思考。课后根据课堂情况布置团队实践作业。具体如下:
2.1 精心设计“导学提纲”。导学提纲是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设计时要注意两点:一导学,提纲不是知识、习题的简单堆积,而应该有出发点,有目的地,有序引导,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螺旋上升,体现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质达成的规律性。所以,有人说,导学提纲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二导思,提纲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该思考:怎样设计大问题?
①问题指示性应强一些。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如:你看懂了什么?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发现了……等等。多用“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提纲的主线下进行自学,让提纲成为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
精心设计导学提纲,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要进行预习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2 扎实落实“团队交流”。通过课前预习,我们已经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有收获,有问题。因此,课前三分钟,我们要以“学习小团队”为依托,同桌或小组成员在团队内开展自学情况交流,如着重交流通过自学明白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清楚,有什么疑问?并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按1~4号的顺序轮流向本组组员汇报,作为组长,在小组交流完之后,还要结合导学提纲,分配好组员在班级交流的顺序和任务,做到“人人有话讲,人人不重复”。
2.3 开展互动“班际交流”。我们常说要改变教育理念,而理念的改变最直观最外在的是形式。我校实行“团队互动”学习后,首先展示汇报时均由团队四人一起上台,这样个体变成团体,同学们无形中有了依靠,有了力量,再也不会紧张了。其次活动由队长组织,其他成员按各自的分工轮流汇报交流自己的自学成果,在个人汇报后都会安排这样一个环节:你们听明白了吗?有什么疑问或补充?这时,团队里面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和台下的其他同学互动,补充,质疑。在这个过程中,有听不懂,看不懂同学的质疑,也有对问题的补充和完善,遇到问题时还有教师在一旁适时地点拨引导,同学们不再只是停留在对知识表面的理解,而是在思维碰撞中深入理解知识的精髓。
2.4 布置特色“团队作业”。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互教互学,共同合作,我校在原有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团队特色作业,如课外实践活动、每单元的知识梳理、错题整理、知识树,思维导图,数学日记、手抄报及微信群里检测题的互教互学……这些特色作业的布置,同学们积极参与,将个人思考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用灵巧的小手,集体的智慧描绘对知识的独到见解,丰富的色彩、新颖的内容成为数学作业的亮点。
可见,团队互动的力量正以其巨大的推力推动着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发展开路引航。在团队的相互协作下,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在你追我赶的互帮互助中,走向另一片柳暗花明。
3.总结反思,扎实推进“团队·互动”教学研究
“团队·互动”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使老师话少了,学生更加活跃,让课堂愉悦起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互为良师,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比如:
(1)教师出示的导学提纲要如何做到具有导学性,精益求精?
(2)由学生组织学习汇报时,生成比较多,课堂比较费时,时间如何调控?
(3)在平时的团队互动中,由于分了十几个小团队,学生互动中总有一部分孩子趁机开小差,而老师无法一一兼顾,如何调控好。后进生互动中不主动参与,一互动就只听不思不说怎么办?
时光在教师匆匆的脚步中流逝,一段时间来,我校“团队·互动”教学模式取得了成效,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期待着,孩子们会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盼望着,孩子们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为了这一目标,我们柳城小学全体师生将不畏风雨,砥砺前行,用心教育,用爱教人,在碰撞、困惑和改变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