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山羊”害怕心理产生原因的分析
2019-11-27罗思梅
罗思梅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小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特别是球类等趣味性强的项目。但对有器械、有危险性的项目就战战兢兢,不愿参与。通过多年来观察学生学习和练习跳“山羊”的情况以及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把学生跳“山羊”害怕心理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1.缺乏完成动作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技术动作能不能成功,有时候取决于学生们的自信心。面对“巨羊”学生有时是会束手无措,丧失信心的。有些学生还认为自己的个子矮、素质差,面对一定高度、橫度的“羊”和踏板与“羊”之间的那段距离,他们会萎缩一旁。所以由于学生一开始就给了自己心理压力,因此学起来就会没信心。
当老师或同学发现某些同学是因为缺乏完成动作的信心而害怕的,就应该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比如找班里跟他们条件差不多,却敢完成动作的同学,让其给他们多做示范,以增进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
2.动作技术的错误
跳“山羊”中常见的错误技术有:
(1)助跑速度慢,踏板无力。
(2)上板技术错误,起跳姿势不正确。
(3)第一腾空时急于过“羊”。
跳“山羊”的技术可分为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等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彼此联系、互相制约,前一阶段技术合理与否将影响到后阶段技术的正确完成和整个动作的质量。
助跑是为了使身体获得腾越器械的水平速度,它和踏跳的正确结合,才能保证身体腾空有一定的高度和远度;正确的助跑技术,不仅能为踏跳创造有利条件,而且也是腾越器械的重要保证。所以助跑要在能够很好完成踏跳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最大速度。
踏跳的目的是使身体获得必要的垂直速度和身体绕轴转动的力矩,使身体总重心在第一腾空中获得合理的运动轨迹和腾起的初速度。根据动量定理,我们知道,物体作用力的大小与物体获得的速度增量成正比,与作用力的时间成反比。如腿部伸肌收缩快而有力,给踏跳板的作用力就大,因而反作用力就大,这时人体所获得的垂直速度也就大。所以踏跳要求做到两腿主动、快速、有力。
动作中的第一腾空的任务是根据腾越动作的需要,保持身体的运动速度,形成合理的身体姿势,为制动性推手创造有利条件。
在跳“山羊”教学过程中,由于动作技术错误,不能顺利完成动作而产生害怕心理的现象也是较常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老师或同学就要及时给他们讲解正确的动作,并给予正确的示范,多做辅助练习加以纠正,使其掌握正确技术而逐渐消除害怕心理。
3.教师的辅导不够
小学生在学跳“山羊”的过程中,其实是对老师比较依赖的。如:保护帮助。有些学生总是要有老师保护帮助才敢完成,对同伴的保护帮助信任不够,所以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就不敢练习,这样就影响了学习。又如有些同学看到同伴做动作失败,导致受伤,受伤的学生没事,其却从此不敢再练习了。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教师的正确辅导作用就重要了。有时教师没考虑到学生的切实需要或没注意到一些细节,就会导致学生的害怕心理产生。当学生要依赖教师的保护帮助时,教师就应该在保护帮助之下,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克服依赖性,让他们在无教师的情况下,有同伴保护帮助也能进行练习,以掌握正确技术。当有个别学生受伤时,教师就要及时控制局面,分析原因,以免后面练习的学生受到影响而产生害怕心理不敢再练。
4.准备活动不足
联结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桑代克总结了学习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他说,准备律是指“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给与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这就是说,学习行为作为刺激在反应之间的联结,任何刺激要引起反应,必须是在承担神经传导的机体处于准备状态时。否则,这种传导将会引起烦恼。这也就是老师上课老是强调要做好准备活动的原因。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进行的练习,目的是预先动员人体的功能能力,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为运动中发挥出最大工作效率做好功能准备。它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动员肌肉的供能准备,提高肌肉工作的协调性和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使学习顺利进行。在课堂上,准备活动做充分了的学生,他们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而有些学生由于受课前的事情影响,如:考试没考好、家里有什么事、与同学发生冲突等,情绪不稳定,准备活动不充分,如果此时老师又不了解,硬要做动作时,那各种烦恼就会产生。因此,在跳“山羊”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产生害怕心理。
跳“山羊”害怕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学生、场地器材、教学方法等。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学好跳“山羊”,老师们要在各方面去研究寻找原因。一经发现学生有害怕心理,老师和同学都要尽早并耐心地帮助他们消除,一次不行,两次,直到他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