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9-11-27周杰
周 杰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安徽 淮南 232101)
引言
教育的进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所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这说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应该再是简单的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而是更应该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规律和方法,从而带动学生的高效学习,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数学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在结构和教学理念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不同程度的调整。为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可以充分的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原理,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交流能力的发展。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将数学课堂与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2.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一个认知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是喜好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哪个科目感兴趣,就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往往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学习,而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并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并做好引导工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让学生的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去,从而让我们的课堂变得高效和有效,只有这样才能显著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倍数与因数》课程的讲解时, 教师可以进行与“倍数和因数”有关的趣味性设计, 首先讲授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及关系,然后让学生将倍数看成队伍中的“司令”,把因数看作队伍中的“士兵”,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倍数与因数有一个比较形象和直观的认识。在后续的课堂训练中, 教师可以提出相应问题:“在3, 5, 8, 10, 12”这些数字中, 哪些数字是“24”这个“司令”的“小兵”呢?通过这样有趣味性的设问, 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高效学习。
2.2 注重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促进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在当前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不光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更要重视数学学习能否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从而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学习,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乐学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光要创设“情境”,还要“以境带情”,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能只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索知识并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背景,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
例如,在讲授《位置与方向》这节课时,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位置方向有关的问题,例如:“你的家在学校什么位置?”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这个时候教师将学生的答案通过多媒体反映在提前准备好的坐标中,从而让学生对自己家的位置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在扩展小学生的生活常识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这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和积极引导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的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还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其次,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思考能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从而提高了我们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