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11-27李鸿杰
李鸿杰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阿家小学,云南 保山 678004)
引言: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四个主要内容之一,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习阅读,并对每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承担着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阅读能力教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必须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良好的情境,丰富教学方式,拓展课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收获乐趣,积累并运用,在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
一、立足兴趣,使之乐读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同时,小学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时期,学生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以及学校对于学生的引导,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立足课内,带动课外,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上的宝贵时间以及课本上的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情景,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热情与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爱上课上的阅读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师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时,同学们通过诗歌了解了一些雷锋的事迹,教师可以提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吗?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你们想知道他做的其他好事吗?可以去看看《雷锋的日记》,《雷锋的故事》或看《雷锋》电影,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的。学生听了这段极具启发引导性的语言,一定会产生一种“没吃饱”的感觉和“再探究”的欲望。教师应该立足课内,带动课外,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上的宝贵时间以及课本上的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情景,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热情与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爱上课上的阅读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尊重差异,使之乐读
小学的学生差异性较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同时每个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也较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接受教学活动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阅读教学工作的兴趣,同时,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心里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向学生开放,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去心理咨询室请教心理老师,这有利于教师及时开导学生,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保证阅读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丰富教学,使之趣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合理教学,充分备课,备课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能一昧的追求速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充分灌输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分数不是万能的,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要让文字升华自己的内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经验的积累,得到人格魅力的升华,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本色回归。
四、融洽关系,使之趣读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不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许多学生往往是因为害怕老师的批评,害怕面对严肃的老师,而厌倦学习某一门课程,因而,不要让学生因为害怕老师,害怕制度,而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另外,部分家长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差。他们认为对于阅读能力的重视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要向这些家长普及阅读能力提高的必要性,让他们了解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成长的关键作用,促使其思维的转变,使他们能够支持学校的工作,进而促使他们能够鼓励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教师和家长应该形成融洽的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放学后家长也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