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11-27普锡芝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核心

普锡芝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安乐初级中学,云南 楚雄 675500)

从2016年以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全部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不仅是简单的文字变更,而是教育部向中学教育系统释放的一个信号: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教育要从少年抓起!秉承这一理念,我觉得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全面落实教学大纲之前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灌输什么知识?我们希望这一批初中生具备什么核心素养?通过什么方法、策略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围绕这些问题,笔者将通过本文进行一番探讨。

一、初中阶段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从“书本教育”转向“能力本位教育”,而“能力本位教育”实际就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但是延续数年的应试教育已在我教育体系中根深蒂固,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难免有一些遗留问题,比如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不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仍习惯于“满堂灌”,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不起兴趣;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背离,学生无法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尊严”“经济改革”等内容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究竟有什么影响,自然也无法懂得自己的梦想和行为习惯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有什么联系,没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而盲目地学习。

二、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对策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下几种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比较实用:

(一)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以小见大,渗透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在讲《社会生活有秩序》(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时,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取材来渗透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教学设计如下:

教师:“你身边有哪些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

学生:“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车要排队上车”......

教师:“如果故意违反规则,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

学生:“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会危害生命安全。”“乘车时如果不排队上车会造成拥挤,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并且上车后随意‘霸座’,是不文明行为。”

教师:是的,所以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规则。另外,国家也有规则,那就是法律,法律是维持国家秩序的“规则”。如果没有法律国家会变成什么样?

通过一问一答,能快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课本内容代入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事进行讨论并抢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秩序的理解。

(二)以情感作为积奠逐渐代入课堂内容,引起学生共鸣

与语数外教学相比,道德与法治课所讲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而初中生的学习经历有限,难免会觉得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难理解,慢慢地会将自己与这门课对立起来。针对这类情况,教师可以将视频、图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代入感,在课文内容与学生之间制造共鸣。比如在讲《少年的担当》(《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先点开2013年蛇年春晚赵文卓领衔表演的《少年中国说》节目视频,让学生跟随视频大声朗读梁启超的文章《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视频鲜活生动,文章气势蓬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代入感和情感共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化为内在素养

在讲《服务社会》(《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将课堂移到户外,带领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捡垃圾、植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培养“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践行道德与法治精神以及核心素养的过程,实践中配合教师的点拨,学生很容易深切地感知道德与法治知识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而且随着实践活动的进行,空洞的课堂知识会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再反过来作用于学生的日常品行,久而久之,逐渐形成良性循环,这对其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三、结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核心素养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从课程教学设计出发,寻找有效的教育载体与核心素养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尝试用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育核心素养。同时,要不断强化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深度体验的研究,将多媒体、慕课等新的教学载体引入课堂,使空洞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帮助学生逐渐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