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探析

2019-11-27方玉娟魏代礼魏东坡张坤尹文荣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区域

方玉娟,魏代礼,魏东坡,张坤,尹文荣

(山东华宇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整体结构建设稳步发展,为提高劳动者知识素质和实践技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据有关统计,职业教育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7265万各种应用型技能人才。发展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所在,也是职业教育价值的体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1.1 提供所需人才

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既有文化知识、又有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第二,职业院校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这让产业工人可以回炉学习再提升,富余劳动力也可以通过职业院校获得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1.2 提供相应的技术技能服务

职业教育在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碰到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和创新技术,进而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前沿性和应用性的技术。这些应用技术可以优化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1.3 职业教育发展布局依托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专业课内容要与本区域产业相匹配,做到按产业和社会需求确定招生数量、设置专业和相应的专业课程。职业教育要紧跟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会持续产生新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就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就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

2.1 经费投入不足

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对实验实训设备要求更高,其每个学生的培养成本高于普通教育的学生。因此,职业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更多的经费投入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质量。可是,很多职业院校还存在着师资不足、设备老化、资金短缺的现象。这些经费的不足大大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2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不高

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目前,很多职业院校设置专业时,忽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专业设置跟风现象严重,缺乏充分的调研、论证,没有前瞻性和预判性,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

2.3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我国对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是掌握产业最新技术的高知识、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课程教育中,由于师资结构不合理,实验实训设备过时,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已经落后于产业的发展需求。

2.4 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仍然不完善

校企合作仍然是促进职业教育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式,可以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但是,在校企合作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缺少必要的宏观管理和顶层设计。很多时候,是各系部、专业单独与校外企业合作,合作的方式方法都不统一。其次,很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成了单纯地为企业输送低端产业工人。第三,校企合作过程中,因涉及各方利益问题,学校和企业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现象。

3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途径

3.1 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积极改变偏见。吸引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引导其在教育投资过程中适当的对职业教育加以倾斜。其次,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为企业劳动者回炉再造提供相应服务,吸引企业等产业组织投资职业教育。第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才的达标率和利用率,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区域经济发展之后反哺职业教育,进而促进自身发展。

3.2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差异,作为面向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首先就应该先了解当地的产业现状以及未来的产业规划。深入企业行业,认真做调研研究,分析本区域现在和未来的人才需求情况。然后根据获得的人才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规划好本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努力保证职业教育人才能够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产业人才能够吻合起来。

3.3 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加强与企业合作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校不应该是培养人才的唯一主体,与企业联合才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教育院校应该怀有开放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与校外企业合作培养。首先,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际办学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其次,推进落实现代学徒制改革,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向产业领域输送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3.4 改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

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根本,深入企业行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本行业的实际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改造,去除过时陈旧的内容,增加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内容,注意结合行业前沿和产业规划。

4 结论

综上所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和出路。只有一方面加强自身内功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计专业和课程,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产业的合作,构筑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让职业教育更好的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起来,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的壮大。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区域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校企合作五反思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