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班主任怎样完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
2019-11-27杨帆
杨 帆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坡心镇七星小学 广东 茂名 525422)
前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在此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显著提高,这些儿童大多由祖辈或亲戚寄养,长期和父母聚少离多,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必须有效发挥学校教育的价值。
1.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由于父母长期难以陪在自己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有所缺失,缺乏管教属于极为普遍的现象。有些农村留守儿童表示,自己与父母的沟通很少,且主要话题都围绕着考试成绩,缺乏来自家庭的关心和爱护。有些留守儿童由于学习成绩不佳,久而久之会产生消极情绪,使得性格越发内敛和自卑。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务工,以创造更好的家庭条件,这一现象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日愈严峻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有效解决。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班主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必须认识到妥善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必要性,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系和爱护。
2.班主任落实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2.1 立足农村留守儿童实际,规范留守儿童档案建设。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立足实际,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等要素,为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奠定基础。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成长氛围等不尽相同,在客观要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故而为确保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要立足实际,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家访等方式,增进与学生及其家长的交流沟通,从多种途径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并针对各个留守儿童构建相应信息档案,诸如家庭基本信息、联系人电话、留守儿童学校情况等,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变化等要素,并将学生变化情况详细记录下来,立足实况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利用建立班级群等方式,拓展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方式,让家庭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从而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上构成家校合力,为保障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2 增进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沟通,给予留守儿童关心和爱护。由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与父母聚少离多,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往往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学生出现负面心理,使得学生性格塑造遭受负面影响。农村班主任在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时,要立足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和留守儿童进行和谐友好的交流沟通,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若天气预报表示第二天会降温、下雨,班主任可以在放学前,提醒学生第二天要添加衣物、带好雨具,在细微之处给予学生关系。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案,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在观察到学生表现行为不佳的情况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对一交谈,耐心地和学生交流,避免采取单纯说教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让相应问题得以妥善处理。
2.3 构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良好交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的言行举行往往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在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农村家长难以陪在孩子身边,由于在外务工时间长,虽然在物质条件上尽量满足孩子,但长期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主要交流话题也集中在学生学习情况上,与孩子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交流相对较少。考虑到以上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创建班级群、建立班级通讯录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构建良好的交流机制,从而共同努力应对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并给家长传授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构建提出合理建议和指导,让孩子了解到父母在外务工的不易,认识到父母对自己成长的付出,让学生更加感恩父母的付出,让留守儿童认识到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从而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保驾护航。
总结
当前社会各界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围绕着怎样应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怎样妥善处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已然成为重中之重。基于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完善和优化班主任工作,分析导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不足的原因,立足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