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9-11-27戴树宁
戴树宁
(福建省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福建 厦门 361026)
在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新的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1.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
2.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如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是课堂知识传播的关键,课堂上所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都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1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软件集中了影像、图形、文字、动化、声音等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希沃、白板等现代教学媒体,实现了地理知识的形象化、立体化展示,给学生以生动、形象、逼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情景,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地理学科往往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地球表面发生的现象,有的现象学生难以观察,通过多媒体的模拟演示,使学生容易观察、理解这一类地理现象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例如上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时,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组世界各地不同气候导致的景观差异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世界各地自然景观差异大?从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和大气环流形势等方面分析形成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接着利用课件重点讲解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规律,动态演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让学生重点观察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形成,学生不难理解其成因。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鲜明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2.2 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教师要想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有效性,其做法就是要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方法之一就是设置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情景的设置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善于从生活、生产中捕捉有趣的地理现象作为问题情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问题。例如,上“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内容时,正值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开始南下,形成降水,教师可查找近几天央视的“天气预报”作为问题情景,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再点出降雨的原因——冷锋的影响,什么是锋?教师按“锋——锋面——锋的性质——锋的类型——锋的影响”的教学程序逐渐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问题情景引导下,积极思考,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3 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师生互动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交往活动。互动方式有师生行为互动、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语言行为互动,如问答、讨论、辩论等形式;肢体行为互动,如脸部表情、点头、摇头、微笑、皱眉头;操作行为互动有板画、板书、角色表演、模拟实验等。教师在课堂中应多种互动方式相互渗透,多元互动,促进师生信息有效沟通,提高教学有效性,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脸部表情来判断教学是否让学生听懂,教学进度是否停下来把问题讲明白,让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参与互动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和求知欲,为学生参与互动创造一个没有心理负担的安全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从互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体验。
2.4 课堂上注重图表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解题能力。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应通过区域地图、地理略图等途径来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达到破解难点的效果,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简图来表示,如世界区域地理中,为了表示亚欧大陆对气候影响,越往大陆内部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可以在黑板上画一简图,箭头大约沿北纬50度从沿海向内陆,注明大陆性强,这样,从西欧向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减弱,大陆性增强,在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向内陆大陆性在增强,一目了然。在地图教学中,图表之间、图文之间、图图之间转换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课堂上应加强图表教学,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题目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读图解题能力,如在等值线图中,可以假设数值为等高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等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读图、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