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019-11-27钟华芳
钟华芳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中心小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处于智力开发阶段,对于很多事物都是知之甚少,很容易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这一阶段和捕捉到学生的心理,便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实际上,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心智不成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味地“满堂讲,满堂问”模式,代替学生分析,甚至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迫使学生接受这一理论,容易导致学生懈怠学习、精力不集中。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影响了教学课堂气氛,对其他同学也造成消极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改变现状呢?以下总结了几点,以此希望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1.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未知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自然就会去学习,一旦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用教师推波助澜也会自己寻找答案。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那是一种享受。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课时,选择趣味性的资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使其能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教学生来学习《我想去桂林》这一首歌。学生带着开心愉悦又期待的心情学完这一首歌时,对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也有了大概的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歌词中描绘的景点,然后互相讨论你认为桂林最美的地方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阅读,让学生成为主体,倾听学生的观点与看法,适当的给予评价与夸奖,在这种有乐趣的氛围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2.读与练结合,促进语言表达
练在阅读中也尤为重要,小练笔带动大习作。练得形式有很多种,这里说的练是指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自身的发散性思维,需要教师教给他们方法,耐心教导、勤加苦练、日复一日的练习,培养学生形成勤于用笔的好习惯。教师应予以积极引导,课文作为突破点,例如,在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教师可让学生对于自己不懂得地方批注,在每一段落写下自己的感受,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在想什么?自我代入,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假如我划一跟火柴可以实现一个愿望,那么我的愿望是什么呢?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使学生明确作者表达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借此让学生珍惜现在所得的一切,力所能及的做好事。培养学生这一兴趣爱好,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已经做下了笔记,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点下,无形中掌握了所有内容,让读与练结合,以读为主,读练相融,使阅读教学事半功倍。
3.创新阅读模式,强化自我学习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通常是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缺乏自己的思考,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抑制了学生的想像空间,为了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留下的弊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采取改革创新阅读教学模式,设计多彩的课堂,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小学生活泼好动,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堂上一边学一边“玩”。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角色分别为皇帝、两个骗子、老百姓和孩子。让学生积极自愿的选择角色来朗读,要求声情并茂,朗读出文章情境中的感情,对于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询问学生是谁说了真话?生活中,大家也要像文中的孩子一样,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让学生充满对阅读的热情,看到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打开心扉,主动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重难点,广大师生都应该的重视,教师在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符合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创设阅读情境,阅读中饱含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找素材,捕捉信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稳步上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研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出绚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