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2019-11-27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功利化童话形式

张 欣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沙坪中心小学,江西 吉安市 343000)

童话是一种表达儿童情感或者也儿童讨厌的文学样式,在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上教师还需要从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出发,进行童话叙述,了解童话的逻辑。童话的精髓特点在于可以符合儿童的天真和稚嫩性心理特点,学生在阅读童话时被其中的情景吸引,由此也模仿童话人物养成正确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下是笔者对童话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反思希望可以引起更多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弊端分析

(一)教学内容功利化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功利化主要表现在运用语文的工具性进行语文知识技能训练,另外教师的童话教学方面十分的死板也过于保守,每一篇童话教学上教师都要给学生讲出一番道理,然后让学生去感悟,领悟,完成思想教学的使命。语文课文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学类型不同的内容自然在教学功能上也是不同的,童话深受学生的喜欢,更是与学生心灵非常契合的一种方法手段,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童话教学工具性和艺术之间的关系,避免过于功利化,避免童话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负担,避免出现相反的现象。

(二)教学形式表演化

童话一般都是以叙事为主的,带有一定的故事性,童话中的人物也是十分突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让学生去扮演童话中的角色,这样可以突出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但是此种教学方法在具体实践当中却存在教学形式化和表演化的问题,使用泛滥,最后表演就变成了一种童话学习的形式,学生长期表演势必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也被弱化,在此基础上失去了改革教学的意义[1]。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改变童话教学形式化和僵硬化的模式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改变工具性和公立性教师要创新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童话篇目上有不同的感受,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一边讲述一边创建适当的情景模式,让学生能够有强烈的人物性格展示出来,给儿童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童话可以有理性化的分析还可以对童话故事进行肢解,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童话教学更有意义。例如,在《青蛙上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完善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设计,通过阅读文章对整个故事的起因结果进行分析,也通过对童话故事的进一步了解认知青蛙怎么上天,为什么叫做青蛙上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也才可以更好的找到答案。你在阅读之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青蛙上天》这篇文章生动形象的展示出了一幅图画,学生可以感受童话世界的乐趣并且轻松活泼的去学习,感受童话的魅力。教师可以找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还可以自己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感受教师的表演,互换角色,这些都是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2]。

(二)改变表演倾向和道德训诫倾向

童话教学是让学生感受到童话世界的美好、天真烂漫,因此教师就要改变以往的道德训诫,倾向表演倾向让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一些教师侧重于童话说理,这样教学理念就需要创新,将侧重道理变成侧重形式,部分教师侧重形式改变成为侧重道理讲解,总之每一种形式和方法都不可以过分运用,要有侧重点,学生感兴趣才可以让学习更加有效。童话教学关注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但是童话的审美功能不可或缺,在童话教学上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之后再去分析童话中的道德倾向等,此种学习让学生更为轻松,减少僵硬式教学的问题。童话的教育性可以蕴藏在有趣的讲解上,审美分析上,这样才会体现出童话的价值[3]。

(三)培养学生的童话阅读习惯

童话阅读可以让学生徜徉在美好的童话世界中,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童话书籍,如《格林童话》《丑小鸭》等等,让学生投入其中,之后建立起小型讨论会,每一个学生都会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之后学生们的读物还可以分享,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童话阅读习惯。另外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视频的方法将童话故事方法播放出来,学生在调动手眼脑耳多种器官的基础上使学习更为完善,也可以理解更加透彻,强化了童话的阅读体验。高年级的童话教学具有一定的科普性,那么教师带领学生按照科普道理去编辑新的童话,强化学生思维反应,让学生对童话有一定的体验增强学习成就感[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进行了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童话教学,形式、方法等等让教师创新教学思想,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让童话教学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学生的童话学习可以让学生审美能力、情感体验更丰富,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关注这一部分教学。

猜你喜欢

功利化童话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童话镇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午夜童话镇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