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低年级字词教学的多样化实现
2019-11-27王玲燕
王玲燕
(无锡市宜兴市宜丰小学,江苏 无锡 214200)
字词学习不仅是低年级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更是学习所有科目知识的“敲门砖”。作为基础性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字词、感受字词、记忆字词,品味字词当中的乐趣和魅力,更由此创新小学语文课堂,使之呈现出更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所感兴趣的存在。
一、启动任务式学习,开启合作识字法
任务式学习,意味着学生要将学习和掌握字词当作一项基本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个人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间接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效果。
(一)合作小组的筹建
教师按照临座划分的基本要求,将就近的两名同学划分为一个小组,在出现问题、需要面对学习任务时进行讨论;当遇到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或者两个人并不足以应对的学习情况时,可以将小组成员数量扩充为四个,改为前后桌组合的方式。小组一旦确立后,尽可能不要发生人员的流动,这样更有利于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沟通和生成合作情感,有利于后续教学任务的开展和完成。
(二)基于合作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让合作学习的任务更有目的、更有效率的开展,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字词、认识字词、使用字词的任务中来。
首先,积极开展小组间的“互读”学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彼此检查对方阅读字词的发音(平翘舌等)是否准确,是否存在文字混淆问题。当出现小组内多位成员都存在质疑和无法准确发音的字词时,就需要在书本上做出标记,将其作为重点部分反馈给老师;
其次,引导小组内的成员通过“说”的方式来分享识字方法。毕竟每个学生对于文字的记忆方式存在着不同,对方很有可能拥有自己所不曾发觉的巧妙记忆方法,许会在不经意间便给自己一定程度的启发。
最后,小组合作,开启“扩充”学习法,即将汉字扩充成词、将词组合成句,以此来实现对文字的应用练习过程。当小组内成员无法对扩充的结果正确与否展开判断时,可以及时联系老师,进行询问和纠正。
(三)建立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让低年级学生乐于通过合作学习字词
积极的评价、必要的赞许,很大程度上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的方法。在这样一种趋势的引导下,很多学生从不善言辞、很少发言,慢慢演变成愿意说字、讲词,甚至说出了很多充满创意性的内容和结论,间接让原本有几分枯燥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
二、由熟入新,开启“连锁性”字词学习
对于低年级的学习者而言,每一个生字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已经熟悉的字词的基础之上,所以作为教师完全可以秉承“由熟入新”的基本原作,从字形上下功夫,开启连锁性的教学方法。
(一)“造字”式连锁学习
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数字的汉字,通过“加一笔”、“减一划”、“换偏旁”等方式,引起学生们的连锁记忆。比如“休”字,增加“一”笔就成为“体”字,去掉一个单人旁就会变成“木”字。如此识一字则知“多字”,效果可谓举一反三,学生所掌握的不是简单个别汉字的书写方法,而是连带数个汉字的记忆,察觉到各个汉字的不同和差异。
(二)“拆字”式连锁学习
再比如学习到一些非常复杂的汉字时,可以通过“拆字”的方法进行学习,如一年级下册《小池》当中的“泉”字,可以拆分成白、水——两个基础的汉字,而通常给人的感觉泉水要比一般的海水更为清澈、透明,更加干净,所以“白色的水”也就是“泉”。在这样思路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展开自己的联想,发挥自己思维的活跃性,创造出有益于个人学习和掌握的方法。
除却这两种较为基础的方法外,“连锁性”字词学习还涉及比较法、象形文字结合的方式,其中前者主要是通过相似文字之间的比较来进行记忆和学习,比如“喝”和“渴”;后者则考虑到汉字本身的形态,比如一年级上册教材涉及的“天”和“人”、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的“井”字就因为汉字本身和具体事物的高度相似性,而更容易记忆。
三、借助第三方媒介,开启趣味学习法
字词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包括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认清每一个字的字形并了解不同的含义,学会正确的书写方式。很大程度上这些内容是要靠学生的记忆力来掌握和熟记的,尝试引入第三方媒介,让学生以充满趣味的方式展开学习,将会收获非常理想的效果。
(一)游戏应用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所以其个性当中随性、好玩、喜欢游戏的特点,十分突出。而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把握学生的这一特征,让游戏成为教导学生的重要工具。以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例,根据课后涉及的生字词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
从教师开始,说出课本后的一个生字,然后学号为“1”的同学负责将这个生字,组成词语;学号为“2”的同学,则负责在黑板上写出这个词语;学号为“3”的同学则负责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学号为“4”的同学则负责引入一个新的汉字,游戏则以此类推。按照这样的思路,这篇课文假设以“静”为开端,学生负责说出“安静”这个词语,并在黑板上写出,然后由另一名同学解释出这个词语的含义,通过三个步骤,让学生彻底加深对“静”这个汉字的理解。
(二)故事应用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跟生字编故事,通过故事来加强记忆和提升学习效果。比如这一册《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中有“鲜”字需要学生认识和记忆,因为这个汉字本身由“羊”和“鱼”两部分构成,所以我又引入了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古时候有一艘大船,穿上有人赶着一批羊想要过江,但是过江途中,有一只羊不小心落水,等到船夫将羊打捞上来时却发现这只羊已经被淹死了。一只死去的羊,一只放在船上浪费空间,直接扔到江里又有些可惜,于是船夫们一合计,就将这只羊和打捞上来的鱼一起放到锅里煮成了一锅汤,但是没想到这混合了羊肉和鱼的汤居然非常的鲜美,于是后人就将这种奇妙的滋味形容为“鲜”。
因为这个故事非常有画面感,所以只要他们的记得这个故事,这个字、字的含义就会非常清晰。
(三)多媒体应用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通常形象思维较好,对于图画、影像等一系列有形状、有色彩的画面,会更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为低年级学生的字词学习,提供丰富的视觉条件。比如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这篇课文中的“禁”字,本意是不允许、阻止、制止的意思,所以我在课堂中穿插了这样一段影像资料,在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当中,因为有人不遵守纪律随意吸烟,结果引发了一起火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事后为了强调这起事件的严重性,这片森林的四周都被出现了很多具有警醒意义的指示牌,提示森林内禁止吸烟。
这时,就有学生意识到所为的“禁”就像视频当中所提及的那样,森林内不允许做吸烟这件事情,然后将这件事情进行公示。透过影像,单纯的汉字有了一定的背景和情境,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图画应用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色彩鲜丽的图画,其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字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尝试着用手动绘画的方式,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学习汉字。比如一年级下册《咕咚》出现的“家”字,看起来“宝盖”就相当于一座房子的屋顶,而下面的“豕”在汉字最初的简笔形态中,就是一头猪的形象。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家家户户都要养猪,所以屋檐下养着一头猪,就是远古时期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就是所谓的“家”。
四、举一反三,开启形声字归类学习法
偏旁部首在汉字的构成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汉字接触数量的不断增多,学生会慢慢明白一些常用偏旁部首所表达的概念,也知道由其所构成的汉字的基本含义。而由“偏旁部首(形旁)+声部”所组合而成的汉字,更是整个汉字学习历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比如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课后提及的“蚂蚁”二字,就是典型的形声字,“虫”字旁说明了词语所指代含义的基本属性,即昆虫,而“马”和“义”基本界定了词语的读音。虽然“义”和“蚁”在声调上存在差距,但是只要辅助图像进行简单的引导,学生就能将这个词语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蚂蚁联系起来,从而加强记忆。
但是也有一些汉字的形旁跟通常概念里所提及的事务有所差别,比如“财”字就是如此。但是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这一篇课文中,提及中国古代有一段时间人和人之间发生的买卖交易,都是将“贝”当作货币来替代使用的,其作用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这让学生意识到很多带有“贝”偏旁的汉字,本质上都跟金钱有着一定程度的关系,比如“财务”中的“财”,比如“账务”的“账”等。如此,学生会对这些汉字的本意有一定的联想和猜测,从而加深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总而言之,符合低年级学生所需、有助于创新课堂的字词教学方法有很多,作为语文教师只要多动脑筋、多联系实际,就会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点子,就会让学生的字词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从而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字词的学习并不应该局限于课堂,生活当中也有很多可为教学所应用的元素,这就需要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将生活化、应用化的元素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为重要目标,让学生渐渐生成主动学习字词的本领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