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课堂,追寻语文课堂自然“静”界

2019-11-27沈勤学

关键词:听诊器文本生态

沈勤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也影响着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唤醒学生的激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享受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最终收获丰富的知识,同时实现能力的提高。

一、趣字当头,激发探究热情

要想构建生态课堂,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坚持“趣字当头”的原则,在课前三五分钟的时间里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进行探究,而设计悬念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寻找答案,从而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在导入环节进行了悬念设计,这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现在我们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离不开听诊器,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医生没有了听诊器,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这样的问题,小学生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于是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总体的感觉就是没有了听诊器会给医生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于是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是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明的听诊器呢?”这样的问题让小学生沉默下来,没有谁能说清楚第一个听诊器的来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第一自然段,同时提出疑问让学生思考:“雷奈克想要看清人体的内脏运动,这样及时判断人体内的病变,于是产生了制作听诊器的想法。那么,他是受什么启发制作成功的?中间经过了怎样的努力?”这样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自主走进文本阅读,认识到雷奈克从跷跷板游戏中得到启迪,利用卷纸成筒的方法发明了听诊器, 并不断改进,终于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通过设计悬念,层层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走进文本总结答案,获得属于自己的感受。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生态课堂的关键,作为语文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兴趣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贴近设计,启动主动思维

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是有紧密联系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行教学安排,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样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同时,这样的设计还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课堂安排具有普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谈礼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从学生的差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行安排,促进教学的效率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让学生获得初步认识,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这样的问题设计:“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讲礼貌或者不讲礼貌的行为?你能举例说一下吗?”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于是学生纷纷畅所欲言,例如有的学生谈论到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应该表示感谢等,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学习效果,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你能谈一谈礼貌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认识得到了升华。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而且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这样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空间,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实现班级的整体性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也符合新课改尊重学生差异性的要求,课堂教学也更加高效。

三、因势利导,培养思维深度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新课标对如今的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而思维能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抓住学生解读文本过程中出现的契机进行有效的引导,是帮助学生获得深入思考的有效方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学习,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其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在一位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将文本中的“寻访”读成了“走访”,而当他朗读完之后,马上就有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没想到这位同学却这样说:“老师,我觉得这句话中使用‘走访’是一样的。”面对学生的分歧,教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分析一下。经过大家的分析,最后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寻访的意思是寻找访问,而走访的意思是访问拜访,在文本中写谈迁去北京的大街小巷,不仅是询问一些历史,还要查找相关资料,所以“寻访”更加合适。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学生由于一时的失误出现了课堂分歧,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辩也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探究,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也符合生态课堂的要求,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四、表演互动,大胆展现自我

基于“儿童立场”是“让学引思”的核心意义,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内容,也是生态课堂要遵循的原则。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展示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放飞自我。其中,表演互动的教学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能够让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充分展示出来,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便于他们深化理解。

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并且让学生了解到其相关的历史意义,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探究兵马俑的各种姿态,让学生在探究细节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对于兵马俑姿态描写的语句,然后这样引导学生展示:“同学们,你最喜欢哪种兵马俑?你能模仿它的姿态表演一下吗?”这样,学生抓住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姿态进行模拟展示,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加丰富的表达意义。

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而融入学生体验的表演互动让学生的这一特性完全展示出来,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交流,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活起来,让学引思,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生态课堂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化,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追求语文课堂的真境界,享受语文课堂的本真,让学生得到阅读的满足感,实现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听诊器文本生态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杀死细菌与病毒—UV紫外线听诊器设计
听诊器设计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