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导入,让每节小学语文课都“闪亮登场”

2019-11-27邢介进

关键词:小兴安岭金鱼形容

邢介进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曹范学区中心小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导入也要讲究艺术。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既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艺术的一个小“窗口”,又能体现教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展示教师“高瞻远瞩、撒豆成兵”的能力、闪烁着教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教学风格,还能有效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闸门”,学生情趣盎然,联想翩翩,为学生学习新知铺路搭桥,从而使课堂如激流迸发,百舸争流。

一、咬一“口”开门见山

一些文章的题目是由课文内容提炼而来,总领全文,是一个突破口。因此,课始,开门见山,从课题入手、直奔主题是课堂导入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据题质疑,能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理解把握课文的内涵,为顺利学习课文铺路搭桥。例如,教学《将相和》时,教师就据题质疑:“‘将’是什么意思?‘相’是什么意思?‘和’又是什么意思?‘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将相和’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共同学习这篇课文后答案便见分晓。”

二、创一“境”真实再现

在语文教学中,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也有着不同的情感色调,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氛围,为学生开拓遥远的想象空间,让“真实再现”。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师这样课前谈话:1942年春的一天早晨,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一团第二营第七连正在点名,全体战士肃立着,只听见连长喊道:“马宝玉!”,无人应声,“葛振林!”,仍然无人答应,“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操场上鸦雀无声,战士们默默地脱下军帽,庄重地低头致意。这五位战士是谁呢?他们就是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在狼牙山区同500多名日本鬼子浴血奋战,出色完成任务后壮烈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低缓深沉的“开场白”将学生带入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三、设一“疑”刨根问底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是说书人惯用招数。我们在新课导入时也可一用,设“悬”挑起学生的好奇,勾起他们的解“悬”的欲望,产生追根溯源的需求,提高学习注意力与学习有效性。例如,教学《鱼游到纸上》一课,课始,出示装有金鱼的鱼缸,让学生观察一会儿,接着问:“金鱼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金鱼在水里游,谁见过游到纸上的金鱼?”这一提问,既点明了题意,造成了悬念,又唤起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学生受急于求答的迫切心情所驱使,产生了满腔的探索热情,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四、赏一“景”情感共鸣

画面突出,色彩鲜明是部编版教材的两大特点。加之运用多媒体,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无疑会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给学生营造出一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情境,启迪学生想象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快速走进文本、走进知识殿堂。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先请学生欣赏小兴安岭的风光视频,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被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色所吸引,教师趁机引导:“你喜欢美丽的小兴安岭吗?为什么?”视频引入,直观形象,将学生引入“佳”境之中,起到了“以图导情,以言达意”的效果。

五、拨一“弦”趣味盎然

让小学生猜一猜谜语,听一听故事,最能调动他们的情绪,吸引其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趣味盎然中拨动思维的琴弦,弹奏兴趣高昂的乐曲,在思维的共鸣中探知、挖掘、提升。所以,在授课“导入”时,投其所好,适当运用,寓教于乐,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时,教师用谜语“青青蛇儿满地爬,蛇儿遍身开白花,瓜儿长长茸毛生,老君装药要用它”导入,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轻松地过了课文理解关,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六、激一“石”春潮涌动

新的理念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导入也是师生共同要做的事情。课始,就让学生参与其中,激活他们的思维,让师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的课堂岂不更有活力、更有思想、更有效率?对话、讨论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教学《秋色》一课。

师:假如我们用四种颜色分别来形容四季,你会用哪四种颜色呢?

生1:春天是植物萌芽的季节,用绿色来形容。

生2:夏天是火热的季节,用红色来形容。

生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用金黄色来形容。

生4:冬天是皑皑白雪,用白色来形容。

师:秋天到底是哪一种颜色,怎样一种景象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问一答,有来有往,衔接紧凑。这样既能打破课堂的平静和呆板,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课堂从一开始就处于“鲜活”状态,激情碰撞,潜能迸发,洋溢着生命勃发的气息,又能把学生顺利引进课堂,效果自然非同一般。

七、搭一“桥”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在导入时,教师要巧妙搭“桥”,将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让学生从旧知识中得到新知识,从新知识中追溯旧知识,横向扩展,纵向深入。例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课,我这样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月光曲》,知道盲姑娘酷爱音乐,非常想听贝多芬的演奏,可惜她太穷了,连一张音乐会的入场券都买不起。但是她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音乐家贝多芬,从而聆听到了《月光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小音乐家杨科》中的主人公杨科是一位具有音乐天赋、酷爱音乐的小男孩,他的遭遇又如何呢?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后,答案便知晓了。”教师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契合点,无疑对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作品内容,挖掘社会意义大有裨益。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课堂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导入方法,把学生由“不知”引到“知之”“好之”“乐之”,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拨动思维琴弦,让语文课“闪亮登场”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兴安岭金鱼形容
可爱的小金鱼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你会形容吗
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一干二净
小金鱼
小金鱼
用一句话形容你有多热
小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