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读课中处处有导趣
——整本书导读教学体会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7期
关键词:贝里语调整本书

张 群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幸合里小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1.导读的设计层层铺垫,吊足了学生对书的好奇心

课开头的导入是引发学生阅读期待的催化剂。“课开好了,就成功了一半。”张主任独特的导入方式真让人佩服。我们由“一段读者的书评”导入,达到了一种“未见其面,先闻其味”的效果,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我们一点点地揭开这本书的神秘面纱。先让学生观察引人入胜的封面图片,带着思考和猜测引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这本书,让孩子们充满好奇从心底里想去求证自己对这本书内容的猜测,而不是为了读而读。然后再读封面的文字信息,书名和那两段话再一次挠着学生的心,他们的阅读兴趣像春天的草芽儿一样,一点儿一点儿地冒、冒、冒。学生探求的欲望是一步一步地地积累起来的,我们在导读时切忌“拔苗助长”,把我们读到的书中的内容一股脑倒给学生,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有一种听“老师读故事”的感觉。

进入到故事中,情节也不是直接透露给学生,而是抽丝剥茧般地呈现给学生,这样会让学生继续对书充满着期待。首先一点一点地给学生一些线索和依据,当然这些线索有的是明显的,有的是隐藏的,有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样再让学生猜想,学生在猜想时加上了自己的依据,这样的猜想是有积极意义的预测。对学生来说这是有效的思考,他的猜想有理有据,回答起来就是有底气的,交流起来也是有思维碰撞和启发的。有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情节铺设还需要戛然而止,留有悬念。

2.老师的语言起伏转换,“挑逗”起学生对书的兴趣

导读课的基调应该是神秘和引人入胜的,老师的语言应该跟课的感觉一样,是沉静的,是充满着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是一种跟学生一起读书,聊书的感觉。老师的语气需要不断地转化,一会儿跳入书的情境,美美地介绍小贝里生活的环境,把学生带入到小贝里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生活状态中,一会儿跳出来牵着学生引发猜想和思考“是什么事情让贝里和猴子牵扯在一起?”一会儿又跳进书中去感受主人公贝里得到捕猴夹的欢喜雀跃,一会儿再跳出来感受贝里第一次较量后失败后的心情,跳入跳出,或渲染气氛,或引发猜想,角色不断地转化,目标就是一直稳稳地拽着孩子的兴趣点。

所以,老师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需要动脑琢磨语气语调,它跟课是一体的。我们在琢磨语言的同时,就是解读语言的过程。解读一句话,要想一想它放在课里是起什么作用的,它的目标指向哪里。是让学生思考,那学生思考的点又在哪里,怎样准确地把这个点传递给学生呢?还是想把学生带入情境,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呢?这样每句话中哪一部分是重点就明确了,要突出出来,就要打磨语气语调和节奏。音调的起伏,有的时候需要沉静、娓娓道来,或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或情节需要;有的时候需要带入情绪,或悲伤,或欢悦;有的时候需要起伏,或紧张,或疑问,或吸引注意力。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直一种语调,容易造成学生“感觉疲劳”,又怎样能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如果节奏拿捏不好,就会感觉不流畅,学生的思考就会随着中断,学生读书的兴趣就会变淡甚至消失。

3.故事情节的峰回路转,牵动着学生对主人公成长的关注

整本书导读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不动声色地给予读者一些影响,我们在与书中情节的对话,与书中人物的对话中,不自觉地会感染到一些优秀品质的熏陶,接受到一些积极的正能量。在这本书中,主人公与猴子每一次较量都失败了,但每一次他都锲而不舍,重拾信心,不屈不挠,坚定信念,就像“打不败的小强”,面对挫折和困难,贝里一次次积极努力应对,想尽一切办法,都是因为心中一直有个愿望“想拥有一匹马和一把枪”,这个强烈的愿望不断地激励着他,让他一次次燃起斗志。在遭受到精神和身体上的作弄后,连猎狗“罗迪”看到网后都不愿出钻出自己的窝,而贝里却继续迎难而上,这是一种为了达成愿望拼尽全力的力量。

整本书导读的最后要给学生留下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要有一种“没有读完,我还想读”的感觉。这就是延续到课下的“兴趣”。

猜你喜欢

贝里语调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4~6岁听障和健听儿童语调感知的比较研究△
谈谈诗歌的语调
请平民赴“国宴”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伊朗法院审理 美国女记者上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