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19-11-27张静
张 静
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时代表达,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的基本意蕴在于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课堂生活中对学生思想心理的各种积极影响源有效激发起来,把知识技能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关键着力点在于充分认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内在必要性,精心建构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建设有助于课程思政的课堂文化,完善课程思政制度保障。
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也受到相当的重视。截止2019年2月,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高职院校”和“课程思政”为篇名、主题和关键词检索,各有31篇、180篇和37篇论文。这些论文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要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不同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具体策略等问题作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诸多共识。但是,从总体上看,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学理分析尚不深入,说服力还不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和实施路径的阐释尚不具体,针对性还不强;在什么是课程思政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上还存在较大认识分歧。从实践角度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念还有待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育人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学科德育尚未得以充分重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仍彼此脱节。[1]因此,有必要就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若干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高职院校加强课程思政的内在必要性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高职院校主要是职业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课程思政可有可无,强调课程思政可能还会妨碍专业教育。那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到底何以必要?
(一)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也是德育基本原理的规律性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职业技能,而且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社会素养。德育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社会素养的培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政工干部的职责,也是全体教职工特别是专任教师的职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可见,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人人担起思政责、课课讲出思政味,形成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效应。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时代表达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是任何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永恒原则,也是容易被教师遗忘的原则。所谓教学的教育性,即教学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情感陶冶、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教学要突显教育性,也即通常所说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一切课程的教学都必须坚持教育性原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教材,使选择和补充的教学内容能切合时代的需要,反映学科的进步;力求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方法、过程都是科学的、准确无误的、富有教益的。”[3]坚持教学的教育性是一切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必须充分发掘和展示出课程的教育意义。很显然,高职院校的任何一门课程,在教学中也必须坚持教育性原则,这是教学的基本要义。然而,受功利主义和世俗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教学日益疏离教育,知识技能教学日益疏离心智素养培养,这种状况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也无不存在。从人类教育的历史发展看,近代以来,随着实科知识日益进入学校教育,教育就逐步世俗化和功利化;同时,随着教学的形式日益多样化,教学也不断形式化,于是,功利高于德行、手段遮蔽目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学的教育性问题,并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4]今天,我们强调高职院校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重视课程思政,这乃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时代性表达。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不能简单地在掌握一门实用技能从而谋得一份职业的意义上来理解,而是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意义上来理解。在这样的意义上看,学生的成长不仅意味着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本领,而且意味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心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意味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味着厚植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首先是人的发展,其次才是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和人的成长是不可分割的。在各类思想观念交锋、多元思潮文化碰撞、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00后”一代的健康发展更加离不开课程思政。因为“学生的思想是可变和可塑的,他们除了在学校中接受主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还会受到社会各类非主流舆论和形形色色价值观的影响。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5]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三重意蕴
那么,到底什么是课程思政?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我们认为,课程思政不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新开设一门或几门课程,也不是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要求教师专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指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课堂生活中对学生思想心理的各种积极影响源有效激发起来,把知识技能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具有以下三重意蕴。
(一)发掘知识本身的育人要素
任何课程本身既是知识的体系,又具有深刻的教育性意义。雅斯贝尔斯说得好:“手工课以劳作方式发展学生的灵巧性;体育课则以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身体的健美来表现自我生命……自然科学课的开设则是掌握自然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论。”[6]高职院校的课程技能性和职业性要求强,但同样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一是知识和技能中所凝聚的思想文化要素,如“旅游学”知识中的旅游文化和旅游审美,工程技术类课程知识中的认识方法论,医学知识中的生命价值观;二是知识发展史和技术发展史中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质,如从古代科技到近代科技,再从近代科技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所凝聚着的思想方法和创新精神;三是实践技术国际比较中所呈现的中国自信,如中国制造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四是一大批改革先锋、时代楷模、民族文化传承人、一线默默奉献者身上所具有的爱国情怀、奉献品格和工匠精神;五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对知识和技术的新需要……。充分发掘上述育人要素,并把它渗透融合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同时,深刻感受到知识和技术的温度、体验到思想启迪情感陶冶和价值引导,这是课程思政最本质的意蕴。
(二)建构求真求善求美的课堂文化
课堂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重要的它是师生交往的思想文化空间。人的思想和心理的成长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空间中潜移默化地展开的,而课堂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重要场所,课堂文化是大学生思想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文化空间。课堂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以知识、思想、情感、智慧和信念为内容的交往活动。建构求真求善求美的课堂文化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知识交往、智慧交往、思想交往、情感交往、意志交往、信念交往、德行交往等来实现教育教学的交往本质。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某一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其中凝聚着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智慧、向学生展示知识和技术的本质和功能及其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营造出惊讶、探究、创新、智慧和专注与审思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浸润在知识的力量、技术的机巧、创新的智慧、时代的使命等文化土壤之中,从而得到知识的熏陶、思想的启动和情感的升华。在这样的课堂文化中,“教学主体在对象性关系中,掌握、占有客体,使客体纳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人性之中。同时,教学主体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价值、情感、意志等作用于客体,使客体符合主体的理解、领悟和评价。”[7]可见,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除了发掘知识本身的育人要素以外,还意味着建构求真求善求美的课堂文化,这是课程思政最核心的意蕴。在多大程度和水平上建构起求真求善求美的课堂文化,是衡量课程思政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尺。
(三)发挥教师的积极人格影响
课程思政作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这就是教师的积极人格影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积极影响,除了知识的育人要素和求真求善求美的课堂生活方式以外,还包括教师的积极人格这一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以及创造最能鲜明地表达感情的环境,也就是人际关系上的全部情绪领域。”[8]这表明,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智慧、情感、意志、信念和自我意识,只能依靠教师所拥有的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和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教师尤其不能是一个只关心知识、只关心各种职业技术的“冷漠”人,而是要更关心学生,积极完善自我修养,像“火”一样使学生感到温暖、感到鼓舞、感到力量。
三、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着力点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要经过5-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强调“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9]这为做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明确了工作抓手和关键着力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内在必要性
开展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只有深刻认识课程思政既是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点,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着力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具有课程思政的行动自觉。如前所述,无论从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从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的角度看,还是从大学生成长需求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在专业课教学课堂、通识教育课堂和实践教学课堂上都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才能真正使“人人担起思政责、课课讲出思政味”落地生根,才能真正使各门课程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二)发掘各门课程的育人资源,建构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
在从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组织教师精心开发公共课、通识课、专业课、顶岗实践实习课等课程中的育人资源,结合课程性质和特点,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制定将育人资源融入教学之中的实施方案和课程标准。“在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就是要建设思政课、通识课程与专业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体系。”[10]一般而言,可以发掘以下几种主要育人资源:一是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资源,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和辉煌灿烂的文化与中国自信;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如规则意识、标准意识、诚实守信、工匠精神等;三是职业素养教育资源,如土木建筑、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工程类课程中的新发展理念、质量和安全意识,医护、旅游等课程中的耐心、关爱、友善等人格品质。应当看到,不同的课程有其不同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目标也不尽相同,关键是要精心开发、有机融合,形成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三)深化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设有助于课程思政的课堂文化
要使课程思政体系进入学生的心灵,还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探索把知识传授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生活使人们相信,掌握知识,懂得自然科学规则和社会学规律,能很好地回答问题以及获得很好的分数——这一切还不等于道德教育。”[11]要结合课程特点,广泛采用情景教学、讨论教学、角色扮演教学、实践实训教学等教学模式。同时,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意识,严格课堂教学规范,讲究课堂教学审美,营造严谨求实、探究真知、尊重包容、求善求美的课堂生活方式。
(四)强化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立德树人意识
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教师。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力量除了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校园环境等因素以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力量,这就是站立在学生面前、与学生直接交往着的现实的人——教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个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由此就提出最重要的一点:学生是怎样来看教师的,他们在教师身上看见和发现了什么,每一个教育者和整个教师集体在学生面前表现了人的品质的哪个方面。这些能够迫使每一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首先是教育者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上的我的完美性。……因此,必须使教师的人格能吸引学生,以其思想和生活观点、信念、道德伦理原则、智力的丰富性和热爱劳动的品质的完美性来鼓舞学生。”[12]如果说学校是育人的熔炉,那么其中的火焰除了知识、技术、课堂、环境等之外,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师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对学生而言能够产生比其他因素更为深刻更为直观的影响。
(五)完善制度保障,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一是建立试点制度,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可以选择部分专业部分课程作为试点,发掘课程育人资源、编制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课程思政共识。二是建立评价制度,完善评价体系、推进工作发展。要以育人资源的发掘水平、课堂文化的求真求善求美水平、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水平、课程思政的质量水平等作为基本评价指标,综合考察教师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深度、温度和高度。三是完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要研究和制定激励标准,注重外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营造人人担起思政责的浓厚文化氛围。
注释:
[1]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2017,(30):27-30.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01).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02.
[4]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59-260.
[5]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6][德]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7]田汉族.教学交往实践:现代教学的本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54-59.
[8][1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周蕖,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4,260.
[9]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2/t20190213_369222.html.2019-3-20.
[10]陈艳.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110-112.
[12][苏]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M]//《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1卷).王家驹,张渭城,杜殿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