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语文课堂 开辟习作天地

2019-11-27黄学惠

读与写 2019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家乡习作

黄学惠

(安徽省桐城市范岗镇合心小学 安徽 桐城 231460)

1.巧用文中空白——扩写

在很多文章中,作者往往为了表达的需要而“留白”,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对感悟文章主题会有极大的帮助。而扩写就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扩写就是将原有的句、段或一篇文章中内容不够具体的地方写具体。扩写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如《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到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读到这,孩子们似乎有很多话要说,法布尔趴在岸边,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我抓住这个空白,并适时播放一些昆虫图片,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张开想象的翅膀,将这个情境写具体。有的孩子边看插图边想边写道,两只毛毛虫在树叶上狭路相逢,互不相让,打得正起劲呢!水中的鱼儿正在举行吹泡泡比赛。瞧,那条红鲤鱼小心翼翼地吹出了一个大大的泡泡,这个泡泡轻柔地、慢慢地在水面上飘来飘去。蜻蜓在和荷花姐姐说故事,蝴蝶在和花儿比美……在扩写中,孩子们不仅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还结合生活实际自主地想象,自由地表达,学会了思考,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2.巧借古诗词——改写

作家刘绍棠怀念他的启蒙老师田老师,把一首首古诗词改写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种在他心里,引导他一步步走向文学的殿堂。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不同于翻译古诗,它除了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古诗的意思外,还要展开合理地想象,充实原文的内容,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北师大版教材穿插了许多古诗词,且配有精美的图画。只要我们教师引导有方,学生是有话可写的。如《小儿垂钓》这首诗,我就指导学生在熟读成诵后,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一、两分钟,把书关起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然后交流、习作。有个孩子这样写道: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孩子,侧着身子坐在莓苔上,他的身影掩映在草丛中,正在学着大人的样子专心致志地钓鱼。忽然,他听见一个过路的人大声叫:“喂,小朋友到周庄怎么走?”他望了望水中的鱼儿,有的在玩吹泡泡游戏,有的在举行游泳比赛,有的正在偷吃鱼食,不敢大声回答,怕惊动了这一群可爱的小生灵,连忙回过头,轻轻地摆摆手,指指不远处的村庄。这种练习,孩子们有图可依,有文可托,写起来也自然得心应手,下笔千言。

3.巧设拓展点——续写

有的课文故事性强,富有情趣,结尾又常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孩子们常常会被故事的情节所深深吸引。他们会为文中孙膑、怀丙的智慧而拍案叫绝;会为大禹、炮手的无私奉献而感慨万千;会为卞和的无限忠诚而感动落泪……此时,孩子的思维特别活跃,想象力异常丰富,我们可以为学生架起一个支点,让他们的想象力有所依托。续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续写可以是给课文补充一个适当的段落,或插进一个合理的情节,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写出故事的延续和可能的结局……

如学了《田忌赛马》一文后,我们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说第二次赛马后,田忌与齐威王又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想象当时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是怎样的,然后写下来。再如《大禹治水》一文中有个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可启发学生想象,补充合理的情节,大禹每次经过家门他会看到什么,他当时的心情怎样?他又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进去?这种读、写结合的演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因为他们也可以为名人写故事了。

4.巧妙迁移运用——仿写

仿写就是仿照例文的样子来写。教学时,教师要关于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语言规律;以教材为拐棍,尝试语言形式的练习;由教材作迁移,形成习作的技能。如《水乡歌》就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比喻和想象,以“水乡什么多”一句领起,句式排列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中,通过课件播放,展现了诗歌意境和水乡的美景,引导学生借助朗读、想象来学习诗歌。当学生学得情绪高涨激昂时,教师便适时地提出问题问学生,我们家乡什么多?这时候,一句句儿歌,一束束语句,依照课文的形式,很快地脱口而出——

(1)家乡什么多?/刷子多。/油漆刷,钢丝刷,/“午马”、“玉桐”精品刷,/两把刷子走天下。

(2)家乡什么多?/道路多。/水泥路,柏油路,/东也路,西也路,/条条都是致富路。

(3)家乡什么多?/车子多。/大货车,小轿车,/“大奔”、“奥迪”如穿梭,/忙今天,忙明天。忙出人间新春天。

(4)家乡什么多?/笑声多。/老人笑,小孩笑,/男女老少齐欢笑,/笑声齐赞新生活。

这些稚嫩却充满童心、童趣的语言,源于头脑中“库存”的语言与文本中语言的撞击与融合。因此,文中既有“仿”的痕迹,更显“创”的才华。这种仿中有创的迁移式练笔,降低了习作难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仿写中,孩子们欣喜地发现自己竟这么会写,尝到了初学写作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在中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依托文本,要善于找寻、创造写作的机会,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激情,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写的训练,让孩子们在文本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近文本。在这一次次的练习中,老师做智慧的引路人,让孩子们写得惬意、有效,享受习作的快乐。

猜你喜欢

古诗词家乡习作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习作展示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