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下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探析
2019-11-27⦿吴帆
⦿吴 帆
在小学学校开设科学课程,既迎合了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又很好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培养并且提高小学学生的科学素质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小学科学教师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和思维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不但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实践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这样就可以使得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析。
一、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小学科学课堂是为学生答疑解惑的“主阵地,”一个思维紧凑,合理设计的问题链,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他们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促进小学学生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并且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他们的头脑中构建正确的科学概念。同时小学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能增强他们大脑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科学推理能力更上一层楼。比如:在学习《夏季星空》这一节课时,我先用PPT给他们展示了有关北斗七星,蝎子座以及狮子座等星座,然后我提问:“刚刚展示的图片哪个是北斗七星?并且阐述你判定的理由,”学生回答道:“第二张是北斗七星,因为它的形状像勺子。”我点了点头,“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夏天星空中的北斗七星和春季星空中的北斗七星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听了之后陷入了沉思,意识到学生没有注意过,我先让他们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进行小组探究交流,目的就是为了鼓励他们自由想象,产生多样化的答案;同时新颖的问题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还是没讨论出所以然来。于是我又给他们播放了这两个季节的北斗七星图片,学生们观察的很仔细,然后很确定的回答说:“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方的时候,证明已经入夏了,而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说明是春季星空,”最后我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今天的课题:“大家知道星座的定义是什么吗?“他们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什么便利之处?”通过这种层层提问式的教学顺序,不仅可以满足小学学生追求疑问的心理,而且还能加深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科学合理分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存在许多探究性活动,同时活动中包括多种学习任务。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相互分工,合作完成一项探究性活动,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减轻小学学生的负担,而且还能激起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还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助于教师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时,我事先把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九个人一组,共三组,要求他们各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分别是:1.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2.列举远古时代动物的化石有哪些;3.说出你所在的小组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些资料,并且阐述你们小组从化石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在小组学生通过合理分工完成所布置的这些任务时,不仅可以给他们节省更多的学习时间,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还能无形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独立的学习能力。
三、善于观察现象,培养学生推理判断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清晰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而且还要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思考和推论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结果,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观的形成,也为以后培养小学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功底。比如:在教学生学习《生态平衡》的教学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动物界的食物链,然后,我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过什么生物链,有的学生立马说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吃绿藻,”还有的学生说:“绿草→白兔→狐狸→狼,”看着学生把自己生活中所观察到生物链说出来,我的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和骄傲。这让我感觉到每个小学生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他们会回报你更多的“惊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但是让小学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得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实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穿插生活中常出现的与科学有关的现象,进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他们的观察和反思水平,锻炼他们的变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