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如何做好有效衔接工作刍议

2019-11-27关登红

名师在线 2019年28期
关键词:幼小阶段教学方式

关登红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第二幼儿园,甘肃武威 733299)

引 言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1]。

一、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幼小阶段教学方式的差异

幼儿与小学生的身心差异产生了幼小衔接这一概念及相关工作,正是由于幼儿与小学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其教学方式才会存在一定的不同。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一个差异就是教学方式的不同,这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不适应,从而产生幼小衔接问题。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将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学方式保持统一,从而解决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不适应问题;二是保留幼儿园和小学各自的教学方式,保留二者存在的差异性,通过设置教学过渡的阶段从而缓解幼儿的不适应问题。尽管两种方式当前并存,但更多的幼儿园选择了前者,让幼儿园尽量与小学教学方式保持一致。该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在教学评价上将幼儿的学习成绩作为幼儿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在幼儿园仍设置分科教学,教学内容有语文、数学、音乐、绘画等课程,仿照小学教学模式来开展,并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二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形式。一些幼儿园对幼儿的教学还是以堂授的形式来进行,一些教师虽然会在课堂上设置游戏环节、互动环节,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游戏设置也是为教学内容而服务,因此失去了游戏设置的重要意义。

(二)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还不足

目前普遍推行的幼小衔接工作,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或者小学的一年级来进行,当前普遍推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也使幼小衔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自开展各自施行的方式导致幼小衔接开展过程中缺乏问题的探讨和经验的交流。一方面,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中缺乏对相关理论和工作的借鉴,往往凭借个人的经验积累摸索开展,使工作开展缺乏效率,甚至走弯路。另一方面,尽管幼小衔接工作在广泛开展,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很缺乏。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于实际的工作开展,缺乏理论的研究和落实,没有形成文字性的内容,难以将好的理论落实到文字中供大家共同研讨和学习。同时,有关部门缺乏相应的工作开展机制,难以将好的、优秀的工作方法推广,教师缺乏一个有效的平台来获取经验、展开分享和讨论。

(三)幼小衔接责任落实不到位

当前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还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涉及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个方面,我们都知道三方面共同开展、共同参与才能促进衔接工作更好地开展。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教育内容从游戏为主的教学转向以学习为主的教学,但教学的衔接工作到底谁来做,是在幼儿园阶段逐步实行课程化,还是小学阶段开设多一些游戏的内容,这个问题需要进行明确。对于幼儿园阶段存在的问题,如果是幼儿园阶段逐步课程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幼儿园阶段教什么课程内容,如何来教。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算问题的真正落实和解决,但当前对于该问题还存在严重的缺失。很多幼儿园越俎代庖,尤其是私立的幼儿园,其将小学教师的任务转到自己的身上,将拼音教学、汉字教学都一股脑地在幼儿园阶段开展,而幼儿园期间的幼儿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相应的认知,难以对相应的知识进行足够的了解,加之小学阶段又重复开展该教学,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策略和方法

(一)明确差异,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是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前提。众所周知,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根本原因就是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学模式、生活方式不同,幼儿实现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幼儿园阶段的教师对幼儿的生活进行精心的照顾,但到了小学阶段这种照顾就大大减少了,幼儿阶段主要是有固定的教师带着,小学阶段每节课都需要接触不同的教师,这些就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候就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学生在进入小学后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作息制度,逐步对时间观念进行掌握,从而形成较为规律的生活。在幼儿园,早上入园时间要求比较宽泛,中午幼儿可以在教室里吃午饭,还能有充足的午休,下午还有点食供给,下午放学相对较早;而到了小学阶段,学生早上要按时上学,午饭要回家进餐,下午没有点食供应,放学时间也相对较为固定。面对这些生活上的差异,幼小衔接工作要做好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每次游戏结束后安排十分钟自由活动时间,与小学课间安排相映衬。

(二)推动双向衔接,积极创设融合环境

从幼儿园到小学,学校环境、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及学生的行为规范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幼儿需要一个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这些改变,因此,有效衔接可以从两头着手,从幼儿园与小学来共同推进。对于小学来说,一年级的教师要积极创设一个融合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过渡。一是将入学的第一个月作为缓冲月,为学生设立一个缓冲期,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实现对新的学习方式、管理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的过渡。二是小学应关注教室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对于教室环境的布置可以参考幼儿园做适当的调整,保留部分元素,做到环境的过渡。三是教师要做好自身的调整,主动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教学方式也要选择学生适宜接受的,帮助学生缓解内心紧张焦虑的情绪,更好地实现教学的过渡。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改变以往分数定论,要丰富教学评价的方式。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关过渡工作,提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教育教学模式,但要把握好度。

(三)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对于幼小衔接工作,无论是幼儿园阶段还是小学阶段,普遍关注的是对教学内容上的准备和过渡,忽略了对幼儿心理上、行为上的准备,从而缺乏对幼儿适应小学阶段生活的一个心理辅导,家长往往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要依赖学校来解决,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幼小衔接工作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的协同配合,难以形成教育合力,阻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幼儿园要积极构建家园联系和沟通平台,要充分利用开放日、家长日等平台,积极向家长宣传贯幼小衔接的措施和方法,推动家长配合学校有效开展该项工作。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交流会制度,通过家长QQ群或者微信群,为家长传递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帮助家长更好地熟悉幼儿的生活和行为表现;定期开展家长研讨会,做教育经验分析,从而实现家园的协作配合。对于家长来说,其应积极关注幼儿平时的表现,加强与教师的沟通,积极配合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结 语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面的相互配合,幼儿园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履行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联合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做好相关工作,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猜你喜欢

幼小阶段教学方式
浅谈家园校协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Saving the life of a wolf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