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教学实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2019-11-27张兰珍

名师在线 2019年28期
关键词:容器小学生过程

张兰珍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振宁学校,安徽安庆 246121)

引 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种特征可以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并不喜欢学习数学、探索数学世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气氛不活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小学生主动思考、创造,还会限制小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有效发展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寻找课堂教学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希望利用小学生独特的强烈好奇心,培养小学生勇敢试错、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小,但由于课堂的因循守旧,不少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反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僵硬化,即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毫无创新,在讲解课本内容、分析数学应用题时,不能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习惯于照本宣科,这就让很多学生对数学课失去了兴趣。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的主要因为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很枯燥,一听就犯困、打瞌睡,听不下去。因此,教学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创新式的教学方法的现状亟待解决。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充分备课,不能在上课时只照着书本讲解来进行,要适当地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要尽可能地从日常生活中选择能够让学生进行观察的实例素材,引导学生提取情境信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提炼出当中蕴藏着的数学知识,实现现实已知信息到数学问题的转换,发掘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数学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1]。

例如,在“图形与几何”应用题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抽象性知识认知能力颇为薄弱,教师需要从生活的角度开展教学,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发一个长方体无盖容器,接着教师抛出问题:“容器是什么形状,能够装多少水?”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向容器里注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容器体积进行估量,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测量出容器的长、宽和高,计算容器的体积。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计算。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体积”一词的具体含义,同时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指导学生对水的容积和长方体容器体积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重视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教师更应该注重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新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倾向于学科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仅凭简单概念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不然就会导致教学的“貌合神离”,极大地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教师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把握好教学动态,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教学改革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而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拿逻辑思维来干巴巴地要求学生[2]。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和平移》中关于平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列举电梯上下移动的例子,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知平移现象,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直接展示。直观的动态演示,可以更有力地弥补学生想象能力的缺失。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发现平移主要遵循的一些法则,如平移过程走的都是直线,同时是完整的小格子。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时就会格外注意这些规则,进而提升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再如,“数形结合”思想是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重要思想,这个思想在小学数学中也有体现——数轴,学生对数的认识体现在数轴上点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上。教师可利用米尺等实物,通过贴合实际生活的例子,逐步引导学生养成数学逻辑思维。

三、立足教学实践,增强课堂教学互动

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数学课堂虽然有了好的变化,但课堂教学总的来说,还属于单向行为,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数学课堂中的问题不是学生自己发现和主动提出的,这严重削弱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单调枯燥,课堂趣味性直线下降,学生注意力分散,思考机会少之又少。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编排,对于教材的理解不能只浮于表面,而应进行深度的探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学生增进互动,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数字的认识和理解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100里面有多少个10呢?”,然后再通过现场互动让学生踊跃回答教师的问题。再如,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这一课时,课本内容是让学生搭积木,并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积木,画出从这三个角度看到的形状。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搭积木,或提出形状要求,参与指导,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思维能力,还能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结 语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认知体系的过程,学生学不会数学的原因有很多,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实际,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心中不解的知识点,尤其是理解性的问题,教师必须重视。教师同时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学生在这个阶段可能面临的疑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在学习中找到生活的痕迹。此外,教师要设计与课本知识相连接但是不重复的趣味性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融合,从而锻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的能力。当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么对于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就更近了一步。

猜你喜欢

容器小学生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难以置信的事情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我是小学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取米
圆满的过程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