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多元化评价探讨
2019-11-27曹丽利
⦿曹丽利
为迎合新课改教育需求,教师就必须善用多元化课评方式,以此来达成素质教育。利用多元化教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教师从教评反馈中能够顺利的了解学生实际条件与实际情况,以此培养与梳理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学习热情。只有当学生能够秉持以高度的热情和亢奋状态投入体育训练,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才能够得到保障。小学生年龄小因此更需要趣味性评价和趣味性教学的指引,这是每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都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一、多元化评价内容
传统体育教评工作仅仅注重学生体育技能评价,没有意识到学生之间的身体条件差异,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单方面的评价显然并不能达成全面评价的目的,无法体现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因此教师就必须要重视教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体现。课堂评价中,教师必须要站在多元化角度展开评价,为评价的内容真实性、有效性、全面性奠定保障。如今多元化评价已经成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1]。多元评价除了要注重学生基本体育素质的考核,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评价。举例来说,在足球练习中,教师不仅要参考学生最后的运球速度和传球技术,同时也要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和帮助他人的行为纳入评价内容。另外教学评价人员自身素质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同样也是需要考评的内容[2]。这些内容的评价是为了设计出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同样要参与评价体系,一同为改变教学有效性而付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障课堂评价规范、公正、客观、的同时,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因此施教、因材施评
虽然小学生年龄小,身体差异并不是特别突出,差异并不是非常巨大,但实际上正是因为很多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才没能做到有效教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就必须要深入了解每一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和针对式教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来判断与掌握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兴趣,当然教师也要做好与学生平时的沟通,了解教师教学方法的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教师必须要做到分层施教,这样才能够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树立自信心。教师对于课堂表现活跃的学生,必须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以便最大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生的体育态度和竞技精神。而对于在课堂中缺少活跃积极性和表现一般的学生,教师则要针对性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问题。到底是学生本身的内向因素引起的学生不乐意表现,还是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感兴趣。教师必须要做到具体事务具体分析才能够针对性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必须要对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用差异化评价方式帮助所有学生都能够形成自信心。因不同年级学生在身体机能和脑力发育中体现出不同的素质,所以如果教师在展开教评工作的过程中,一味地采取平等评价、统一评价必然会影响一部分低年级学生的发展情况。教师必须要提前做好不同的差异评价方案。除此之外不同的体育项目也要应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低年级评价应站在简单的角度进行,降低活动难度和评价要求,以此来帮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形成学习自信。当然小学高年级学生本身身体机能也不够成熟,虽然相较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这一部分学生有着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反应意识,但是教师同样要予以这些学生适当的评价调整,以便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身体素质。根据运动项目设计运动难度,比如乒乓球、篮球以及足球等等。
三、学生互评,加深学生对自身的理解程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同样需要参与到课堂评价。课堂评价中学生不仅要发挥学生互评的作用,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到点评教师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环节。通过这种师生双向评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反省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我能力。同时教师也会根据与吸取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多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方式,以便最大化针对化教学水平。教师必须要在宣布完互评方法与互评内容后,帮助学生形成自觉意识和自觉态度。这种意识和态度包括训练态度、活动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角度与需求进行参考。学生应当同样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参与课堂评价中,以便突出与发挥自己在课堂评价中的作用。既要提醒其他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锻炼目的,同时也要在反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教评工作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与新课标落实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教育系统发展的大势所趋。从现状来看,传统教评模式并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无法发挥与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失去了学习趣味性的加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自然得不到保障。为了改变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发挥趣味评价、多元评价的价值和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的引导和鼓励下,形成学习自信心,强化学生学习有效性。当然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也必须要注重因材施教和因材施评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需要,注重课评方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