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对日语借词的反应

2019-11-27刘紫烨俞妙苗

文学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借词日语汉语

郝 莉 刘紫烨 俞妙苗

清末封建主义王朝落后于世界是不争的事实,先进知识分子们为国家的惨败而悲痛的同时,也意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强大。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推进西学”拉开了帷幕。清末民初对日本的学习使“日本贩入之新词”——日语借词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对当时人们思想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清末民初的背景

清末民初是日语借词传入中国的高峰期,外来词语进入的现象与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西学东渐”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背景。

(一)西学在中国的繁盛之路

清末民初出国留学人数达2万余人,仅1960年,赴日留学生便达12000余人,至1904年译书已达533种,此背景下新学术的形成为必然的趋势。日语借词渗透进新学术门类的名称中,例如“社会学”是章太炎翻译日本学者《社会学》后被广泛接受,代替了严复使用的“群学”;此类译名还有“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等。

(二)西学在日本的繁盛之路

日本的“西学东渐”起源于“兰学”,即以荷兰语为媒介传播到日本的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虽先后五次颁布锁国令,日本仍能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技术,统治者也未对学习西方技术表示反对。明治维新期间日本采取一系列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措施后,西学进入繁盛时期。

(三)中日西学发展异同

中日两国都有闭关锁国和被迫打开国门学习西方的历史,中国有“中体西用”,日本有“和魂洋才”,但中日两国发展结果却大相庭径。日本不断学习西方文化技术,且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最初对西方的技术几乎一无所知,仍旧保留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西方文化并未动摇统治者的封建思想。日本虽受中国文化影响,但当遇到更强大的西方文化冲击时,相对于中国就更易接受西方文化技术。

二.中国文人对日语借词的促进和发展

(一)梁启超积极提倡日语借词

1898年,梁启超推动的变法运动失败,于是他东渡日本。在日本的十四年间,梁启超积极倡导使用日语借词,为中日词汇的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当时,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代,需要大量引进西方新事物、新概念,而西方音译词冗长、难读,国人对此类词的接受度普遍不高。梁启超在接触日语后,认为借助日语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他曾道“学英文者经五六年而始成……而学日本文者,数日而小成。”从中可看出他认为中国人学习日语具有先天优势,因此积极宣传日语借词。在文学创作中他大量使用日语借词,并且特意附注“日本人谓”、“日本或译”等,以达到传播的目的。例如常识、美术、化学等词就是因梁启超的使用而流传到中国的。

(二)鲁迅巧妙运用日语借词

鲁迅在留学日本的七年半期间深受日本文化影响。谋求思想改革创新的他在语言上同样谋求创新,于是在写作过程中开始尝试使用日语借词。他在《阿Q正传》、《坚壁清野主义》等作品中多次使用革命、主义等词。鲁迅作品中的日语借词涉及方面广泛,他对日语借词巧妙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当时的国人了解新事物、新概念起到重大帮助。

除了梁启超、鲁迅之外,黄遵宪、周作人等人也是清末民初日语借词大高潮的推动者。例如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使用厨子、飞车等559个日语借词,周作人在《语丝》杂志上发表的73篇散文有198个日语借词。

三.日语借词在社会上的反应

(一)积极反应

1.运用方面

20世纪中期有学者统计从日本输入的词语达459个之多,总量占到汉语外来语词汇的35%以上,其中大部分词汇属于科学技术类范畴。据统计,社会科学借词和自然科学借词占日本借词的一半以上,但生活类借词更能体现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面。例如:保管、参观、承认、出版、登记等。受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开始普遍使用从日本输入的新名词;另一方面,这些“日本贩入之新名词”极大地冲击了汉语的语言体系,填补了汉语语言的空缺并得到广泛运用。

2.传播媒介方面

当时本着“西学东渐”的原则,大量中国青年赴日留学访问,翻译了大量日本文学作品并撰写了留学笔记,留日学生群体创办了《民报》,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其中由日本人古城贞吉担任翻译的“东文报译”栏,开启了日语借词早期进入汉语的一个重要渠道。这些日语借词很大一部分保留了字形及其本义,完整地流传了下来。

清政府还派遣官员和教育代表团出访日本,回国后撰写了赴日游记和考察报告,这些游记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日语借词,例如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黄庆澄的《东游记》。而部分考察报告也被编辑成教材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例如《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由于日语教科书的广泛使用,日语借词被学校和师生引入社会,极大地促进了日语借词的传播。此外,《新尔雅》、《英华大词典》中收录的日语借词也为其广泛传播做出贡献。由于这个时期的日语借词较为稳定,因此在社会上使用率较高。

(二)消极反应

面对大量日语借词,社会上不只一味地赞成与吹捧,其中也不乏反对之声。虽然严复与王国维都曾倡导西学且有着长远的眼光,但同时也表达过对当时译文的忧思。

1.严复认识的局限性

严复认为提倡白话文而废除文言文是文学的退化。严复的文学理念是“求其尔雅”以便传世久远,“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择求达雅。往往抑异就词,毫差千里”,认为翻译作品时就要找到汉语中与其匹配的,衍义最少,便于传诵的文字。因此严复坚持用古文创作和翻译。

2.王国维对日语借词的抨击

王国维在《论新学语之输入》中直接批判日语借词大量涌入中国的现象。“日本所造译西语之汉文,以混混之势,而侵入我国文学界。好奇而滥用之,泥古者而唾弃之,二者皆非也。”认为中国学者们不经仔细推敲,全盘接受,会对中国文学界产生不利影响。

王国维还对日语书籍翻译鱼龙混杂的现象进行了客观分析,“今之译者,其有解日文之能力者,十无三四焉;其有国文之素养者,十无三四焉,其能兼通西文,深知一学之真意者,以余见闻之狭,殆未见其人也;……故其所作,皆粗陋庞杂,佶据而不可读。……若谓用日本已定之语,不如中国古语之易解。” 进一步指出时人翻译能力不足,需要精通中西方文化的学者作为沟通的桥梁。

四.日语借词的优越性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日语借词的优越性

1.与原有汉语词相比

“科学”是日语借词,“格致”是原有汉语词,它们都指西方自然科学。然而,在“格致”和“科学”共存一段时间后,“格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格致”词义较多不易区分,而“科学”词义简洁明了。另外“格致”与儒家思想有密切联系,而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们认为西方近代科学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儒学的体系,所以“格致”不再适用。而“科学”与传统思想不存在联系,可以清楚区分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和西方近代科学。

总之,日语借词与原有汉语词相比,语义更为清晰明了,与传统文化有着明确的分割线,更具有创新性。

2.与西方音译词相比

日语与汉语属于同文同种,绝大多数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字形相似,字义相近甚至完全相同,所以从未学习过日语的中国人能大致读懂日语文章的情况也存在。因此由于日语和汉语同文同种关系的存在,中国大众对日语借词的接受度普遍较高。

而西方的语言与汉语完全分属两个体系,绝大部分中国人对西方外来语的字形、字音都不熟悉。西方音译词的字形虽已改为汉语汉字的字形,但对国人来说依旧存在发音拗口难读,词义难以理解等等难点,所以国人对西方音译词接受度普遍不高。因此日语借词凭借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了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媒介。

(二)日语借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社会背景方面

1896年,康有为上书清政府,例举了日本学习西方的事例,提出中国也应该向其他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吸取经验教训。于是,从翻译日本书籍、编写词典到创建报纸、出版教科书,中国引入了各个方面的日语借词,使当时社会充斥着一股从日本刮来的“新风气”。由于当时大量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系统的模式已经形成,所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2.语言文学方面

本时期翻译的日文书籍在数量上前所未有,因为日文书籍里汉字较多比较容易理解,日本译者在翻译西方书籍时已经把不符合东方文化的内容作以修改或删除,所以再翻译成中文更为便利。可以说,通过翻译日语书籍,日语借词更好地促进了汉语的发展,补充了汉语词汇的空缺。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初时代背景的了解,从日语借词的运用、传播媒介以及当时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对日语借词的看法中,分析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对于大量涌入的日语借词的反应,其中也不乏反对之声。对于清末民初的中国,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与日语借词的引入相辅相成,与此同时日语借词也充分反映了人的思想意识,体现了当时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借词日语汉语
学汉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日语借词的模因现象及语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