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策略探究

2019-11-27景占海

文学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学科培训信息技术

景占海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拥有不同的教育行为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所拥有的教育理念就成为影响新课改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培训对于其教育理念的建立和改变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是重中之重。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必须分步、分层次地对现有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和整合的培训,以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课程整合研究的理论、方法、参考模式及范例,帮助教师在信息化教育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范例。

一.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培训的设计应能做到技术的培训与思想、观念的培训相结合,应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使教师能够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精髓。

2.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内容选取应统观全局,从发展、系统、深度、广度(全球)四个维度上全面展示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选取符合学科特征、适应培训需要的内容。

3.培训内容的选择应以“新”、“实”为本,讲解受培训教师未知和少知的理论知识,力求使他们耳目一新,提高他们学习整合知识的兴趣。在培训中应着重讲解在学科整合研究和实践中可用的理论和技术。

4.培训方法设计应做到以案例为基础,以教学运用为目标,以教师在教学中的疑问为重点,解决教师的各方面信息能力的问题。

二.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应包括的内容

1.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教与学理论的培训。

要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的前提。思想不转变,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使用信息技术,只会是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融合,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不仅仅是运用信息技术,它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内的一场深刻变革。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观念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教师和外界环境都要围绕为学生服务,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与传统教育相比,都要发生相应的转变。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须加强教育基本理论的培训。在学习理论方面,重点学习素质教育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念是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和构建的基础、引导与前提。教师在培训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学习理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各门学科的教与学中。

2.教学中教师的各种信息能力的培训。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规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包括以下的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这些实际上都是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教师除了要掌握这些基本的操作和软件的使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选择资源的能力,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信息意识、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

目前,教师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操作,但是不知道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整合。因此,在教师的培训中,应对教师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进行培训,以便教师能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模仿,开展整合。

三.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的有效方式

1 创建模块化结构培训模式

整个培训课程分为10个模块,这些模块标题为:(1)课程概述,准备单元计划;(2)为单元计划查找资源;(3)创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4)创建学生出版物;(5)准备教师支持材料;(6)创建学生网站;(7)建立单元计划支持材料;(8)整合单元计划;(9)评价单元计划;(10)建立单元实施方案。这些模块贯穿着三条主线:

一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主要是利用微软的Office办公组件(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都是常用的软件工具,并不涉及复杂的技术。

二是教学计划(教案)的设计。在第一模块就提供了一个教案模板,模板包括主题、所属学科、学生年级、教学目标、对应的课程标准、所需资源、学习过程、对特殊学生的教学调整、评价标准等。要求参训教师从这个模板出发,首先选定一个专题,随着教学进展逐步完善教案。

三是评价工具的使用。该课程采用“量规”(Rubric)作为结构化定量评价工具,对教学计划、学习资源、学员电子作品进行经常性的评价。

2.以实用性为目标培训

首先,该课程带有很强的实用性目标,其基本目的是让教师学会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强调动手实践,目标是设计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包,我们称之为“包件”,作为技术产品带回学校去使用。一个包件含有:(1)单元教案:提供了对一个教学过程的详细描述;(2)学生作品范例:为学生提供的电子作品范例;(3)评价量规:针对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标准;(4)教学支撑材料:该单元所需的教学辅助材料,如作品引用记录,信息调查表,学生作业模板,教学管理工具等;(5)单元实施计划:描述实施该单元的时间安排、资源调配,以及各种保障措施。

3.以教法革新培训为特色

该培训课程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特点,特别明显的有以下方面:(1)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本培训课程自始至终贯彻了学科整合的思想,让信息技术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2)案例教学:本课程通过配套光盘和专用网站提供大量单元设计和电子作品范例,用案例进行教法改革的引导。(3)合作型学习:参训教师不但在本培训过程中参与许多合作性的活动,而且涉足带合作意义的教案,使他们的学生成为合作学习者。(4)研究型学习:本课程提供了许多设计研究型学习的教案范例,鼓励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专题的研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自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论。(5)反思型学习:参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通过对自己以往熟悉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课件制作和传递知识为中心的运用教育技术的模式等进行反思,从而比较深刻地领悟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6)资源型学习:信息资源的利用是本培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参训教师都能快速获取和有效利用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一类是学科相关的参考资料,另一类是教案范例和学生电子作品范例。

4.以学生为本位

在培训中要求参训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因此在许多创作活动中,要求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去制作供学生参考的电子作品范例(称为学生作品,如多媒体演示文稿、电子小报和网站)和支持学生研究型学习的工具模板。

5.以活动为中心

我们过去常见的培训教材是以内容为中心,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而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教材是以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参训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获得关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引用的知识和形成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的培训工作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关系着整合的成败,是整合的基石。它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的培训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更加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需求。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将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不断探求新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需要。

猜你喜欢

学科培训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会议·培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