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研究*
2019-11-27潘美燕
潘美燕
(福建省永春县达埔中心小学 福建 永春 362612)
1.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作用
我国向来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十九大上国家领导人在全文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活动是受国家支持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公益性社会活动。对小学生而言,虽然他们的行为能力有限,但通过简单的事务也能拓展他们的生活经验,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为他们长远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1.1 促进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志愿服务是不求回报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三观、性格、能力尚在塑造中,身心各方面发展不够成熟,对规则、道德约束等方面的认知相对较少。通过必要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公民的责任,在不断的公益性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公民责任感。同时,如果能将这种情感与爱国主义思想联系起来那将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是德育教育的充分诠释。
1.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代义务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除了文化教育,还应通过必要的教育手段塑造学生的其他精神层次。小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其本身,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情感交流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使他们拥有完整的责任心,形成健全的人格。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的治吏、情感、社会性、创造力能得到全面挖掘,通过实践活动他们必须学会自己解决事情,学会自己动手,通过广泛学习提升个人独立思考和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
2.有效开展小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途径
2.1 明确原则,育人为本。小学生的主要群体年龄大约在6—13岁左右,因此群体年龄比较小,能力有限,在他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要着重强调育人的原则,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从他们的年龄段和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原则即强调有效原则,对小学生的志愿服务进行全面规划,按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乐于实践,通过简单的小事触及他们的心灵。除此之外,应强调适度原则,志愿服务并不意味着要加重学生的生活学习负担,也并不完全为了他们所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关键的是让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感受当志愿者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2 优化方法,提升质量与效率。对小学生而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三个突出的难点,即时间、场地和安全问题,目前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主要可以包括两种,一种校内志愿服务,另一种是校外志愿服务。前者又可以细化为课堂教育和校内体验式参与,课堂教育是指教育者从理论方面教育学生,让学生把握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知识;校内体验式参与需要学校开发一部分校园资源用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途径。校内志愿服务要求加强团队建设,在校内成立志愿服务团队,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管理,教师主导大致方向与基本框架,学生自己把握实施的内容,在团队中师生以平等的身份相处,共同商议志愿活动的各项细节,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校外志愿服务需要学校组织领导,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也要对某些服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组织学生学习部分技能知识。
2.3 家校联手,共同进步。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兴趣,可以通过家校联手的方式,用大手拉小手,创建志愿家庭,由家长与小学生一起参加志愿活动,扩大影响力并实现家长与学生的双向进步。在家长的带领下,小学生将更有志愿服务的劲头,家长也能在广泛的志愿社会活动中学习新的知识,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这些均有助于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其在健康的氛围中成长。现在国内很多大城市已经建立了这种家校联手的志愿服务活动模式,譬如北京市从2014年就开展了‘志愿家庭‘行动计划,学校动员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他地市也可以纷纷效仿,从试点逐步放射性扩散推广。
2.4 细化志愿者岗位,保证人人参与。小学生能服务的志愿者岗位有限,安排任务时要围绕他们的身体特点和能力大小进行,细化志愿者岗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我们以图书馆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例,根据图书馆的要求可将志愿者岗位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引导岗位,即由小学生充当志愿者在图书阅览区充当引导服务的角色,维护图书馆秩序、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咨询等;第二种为图书整理类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由小学生参与借还书服务,整理借还的书刊,在教师或其他馆内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图书归类上架;第三种属于比较深层的管理岗位,在成人的主导下由五六年级的学生参与图书馆少儿活动的策划,学生可直接发表意见,并组织协调整场活动。通过细化岗位让学生切实的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以此确保志愿活动的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我们对有效开展小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有了简单认识,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志愿者精神,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拓展自己的见闻、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让小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感受教育、感悟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将来长远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