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课堂上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策略研究
2019-11-27刘莉
刘 莉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 铁岭 112000)
1.研究的提出
“先学后教”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课后无人辅导,预习做的不到位,因此引用“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打造高效课堂一年多以来,教师的教学思路有了明显的改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我校对“先学后教”理念下教学行为的转变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但是这一理念下学生的“学”才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学是否有效或高效进行是评价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有待深入研究。
2.研究过程界定
“‘先学后教’理念下农村学校课堂上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策略研究”是指在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堂上,“先学后教”理念下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堂时间,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以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其中“先学后教”指的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一堂课以学生的“学”开始,这个“学”指的是学生的自学,学生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再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不是刻苦学习,不是题海学习,不是把千篇一律地对待学生,不是灌输学生知识。高效学习应该是,帮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学一知十”;高效学习应该是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它不应该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应该“寓教于乐”。
3.研究思路
3.1 通过课题研究让农村学生在课堂中更为有效的利用时间提高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能力。
3.2 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套较为有效的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策略。
3.3 通过实验与研究,推动每一位实验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研究的基本原则
4.1 循序渐进原则。高效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学生学习的热情、习惯、能力都需要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耐心地培养和提高,急于求成不可能。
4.2 实事求是原则。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所有问题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分析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安排学生自学。
4.3 整体性原则。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学习资源和中介媒体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完整的课堂模式应该是学生学习模式与教师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并进行有机协调、组织和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展有目的的自主学习。
4.4 多元性原则。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是多元的、立体的,教师的引导也不能是单一的、单向的,而是综合和立体的,因此,应重视教学中的教师反思、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4.5 发展性原则。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应该从发展性角度来评判学生的参与程度、取得的进步和自学中的表现,让学生自学过程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学习效率。
4.6 过程性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状况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针对他们所获得的结论,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5.研究对象
全校1—9年级学生
6.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6.1 研究内容。
(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序高效进行?
(3)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4)如何制定学生合作学习的奖励机制?
(5)如何引导学生适时自学、互学和小组合作学习?
6.2 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即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研究本课题,同时辅以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法。
通过深入学习有关“先学后教”和高效课堂的理论,以理论引领课堂教学,在对学生课堂学习现状充分调查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的增加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初步形成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研究中期经过前一阶段的研究,每一位实验教师上一节展示课。在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课堂中学生学习效率是否切实提高。学期期末,课题组成员进行一次研讨会,交流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每一位实验教师上交阶段性研究心得、优秀案例、论文和优秀课堂实录。
通过此课题研究形成较为有效的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策略论文集和优秀课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