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2019-11-27石灵芳

读与写 2019年9期
关键词:一体语文课程育人

石灵芳

(甘肃省临夏县黄泥湾学区程家川中心小学 甘肃 临夏 731100)

近期以来,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热点话题备受关注,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应运而生。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其学科核心素养同样也受到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如何理解素养本位下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又怎样使得它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生根开花”?本文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的可能路径来探讨这个问题。

1.素养本位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辨析

要理清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需要从核心素养本身说起。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普遍、最本质的素养,它不同于既成“素质”,也不同于普适性能力,更不同于从具体实践操作中呈现出来的技能、技巧,它是一种具有生长力的、不断丰富、不断优化、可教可学的动态、立体式的素养。核心素养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所涉及的内涵既重视知识,也重视能力,更强调态度的重要性。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专家学者们给出了基本一致的定义,基本包含了儿童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础的、最主要的“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人文素养”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基本涵盖了小学语文课程所要求学生在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方面应获得的基本知识、基础学力和综合素养,也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程基本理念。

2.实现素养本位下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能路径分析

2.1 求课程育人目标: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目标,想要在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学校得有属于自己的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建构自己的模式,即确立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育人目标,探求属于自己的课程育人理念和方向,也就是说,要把小学语文课程育人理念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起来,有效整合优化,形成体系。核心素养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可加以规划,界定其架构、选择其内涵,使之具有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意向意义。例如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凝练除了语文学科“为终身阅读奠基、为快乐表达启航”的课程价值追求。

2.2 落实课程目标:构建“一体多元”的课程结构框架。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整体结构,是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的关键所在。核心素养本位下的小学语文学科要求打破以传授零散化的以知识点为中心的灌输模式,实现“学科内”或“学科间”的联系,提供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全方位的、立体式的视野和机会,创建“一体多元”的课程结构框架。“一体”指学校所开设的由国家整体规划的正式课程,强调要优化和整合国家正式课程,打好文化基础,使学生获得较为扎实、朴素的文化修养;“多元”是指能够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特色课程,是对“一体”的补充、延伸和创新,以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综合性素养,需要说明的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和“悬缺课程”应当也是“多元”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2.3 “一体多元”课程实施理路:实现课程的有效整合。“一体多元”的小学语文课程结构框架指明了要实现的课程育人目标———奠定文化基础、实现自主发展,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课程的实施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一体多元”的课程结构的育人价值,课程整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整合的具体途径有两条,即语文学科内渗透整合,实现语文课程“一体”的基础性育人价值、学科间融合式整合,实现语文课程“多元”的综合性育人价值。

学科内渗透式整合是指以主题或者单元整合优化的形式联系小学语文学科内在的逻辑关联,形成一系列“子”课程,发挥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育人功能。在原有单元(组)和主题的基础上,可根据不同的主题单元对课程内容重新进行顺序调整,形成新的教学主题或单元,在这一过程中可适度增删,也可对不同教材进行跨越式整合,使内容体系更系统、目标更清晰、重点更突出、教学更有效。

学科间融合式整合,是指以主题或者单元为基础,打破语文学科“封闭”“孤立”的界限,将多个学科联系起来,成为彼此重要的学习资源,实现语文学科“开放”“多元”的课程特色,这样既能提高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又能大大地促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转化为素养,实现学生多元发展的育人目标。以关联性的主题或单元组织教学和以综合性的内容来组织教学是实现学科间融合式整合的两条基本路径。

由此可见,学科间融合式整合是在学科内渗透式整合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逼近真实、富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高级思维与积极情感的投入,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一体语文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