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助力学生生命成长
2019-11-27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陈学艳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陈学艳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根基,关注学生德性生长的学科。生活化教学能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助推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学中,教师要关照学生的生活经验,链接学生的生活化资源,解决学生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困惑。学生的现实生活,应当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原点和归宿。
一、情境引导,唤醒生活经验
生活是生命的存在样态,是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源头活水。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站到“学生立场”上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成长需求进行教学架构。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高于鲜有生活认知的知识,从而丰厚学生的经验储备,为学生的可能生活奠基。
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的《家乡物产养育我》时,笔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问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学生说出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比如水稻、小麦、桃等。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局限于“吃”的方面;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局限于司空见惯的物产,对特产认识得不多。基于此,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关于家乡物产的纪录片。观看纪录片,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回顾着自己的生活,家乡的物产在学生的口中变得丰富起来。有的说出了家乡著名的服饰品牌,有的说出了家乡著名的工艺品牌,有的说出了家乡著名的水产等。由于微视频来自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乐于探讨。最后,笔者让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到餐桌上、到商场里去了解、调查,通过这样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经验。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触角向生活延伸,从经验中汲取养料,从而让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不仅关注学生过去生活,更关照学生当下生活,而且还指向学生未来的可能生活。
二、价值辨析,敏锐生活认知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涵养学生生活智慧,应当成为生活化教学的至真追求。“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当以学生自我心理发展、年龄增长为梯度,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心智发展水平螺旋推进。当《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辨析。通过价值辨析,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困惑,敏锐学生对生活的认知。
比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笔者将学生学习视域从学生班级生活扩大到学校生活,从学校生活扩大到社会生活。如此,从“有限”到“无限”,从“平面”到“立体”,从“有形课堂”走向“无形课外”,形成对学生的“有痕教育”,促进学生“无痕成长”。比如,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哪些地方要守规则?怎样守规则?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遵守规则带来的有序、公平、文明、安全等的好处。在教学中,学生认识到,“公交车上应该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应该让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等。通过生活化学习,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辨析。比如以“排队规则”为例,一般是“先来后道”,但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通过价值辨析,学生能感受、体验到规则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而有效地化解了学生在道德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消除了学生的困惑心态。
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的真问题,尤其是具有矛盾、具有冲突的问题,直面学生生活中、经验中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从而能让学生走出认知困惑,主动寻找合理、合规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判断水平。
三、技能训练,解决生活问题
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不仅仅是一种“闻知”“说知”,而更是一种“实践之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敏锐学生的认知,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进行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只有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践履能力,导引学生由道德认知走向道德行为。
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上《装扮我们的教室》,笔者创设了一系列生活情境来完成对“装扮教室”的具体指导,包括如何出板报、墙报,如何装扮图书角、植物角,如何整理讲台、桌面,如何布置班级各类荣誉证书、奖状等。通过《装扮我们的教室》的学习,让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净化、美化、艺术化教室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众筹众谋,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装扮教室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等。通过教室装扮,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由于教室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劳动而成的,是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因而学生对教室自然能形成一种情感,产生一种亲和力。此外,在学生装扮教室实践中,笔者还从班级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这种对装扮教室文化层面的拓展、延伸,能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
道德与法治行为是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外显标识。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成为被动的“听众”“观众”,而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之中,从而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亲历感受、体验,成为学生知情导行的过程。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基于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并发展学生的生活。通过生活化教学,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受教”转向“主动建构”,从而让学生获得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实践智慧,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因邂逅生活而迸发出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