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共同体:开启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之门
2019-11-27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杭强圣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杭强圣
共同体是社会学、人类学与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概念,近年来为教育学研究所引用。通常把共享一定知识、追求共同目标和有价值的人的社会组织称为共同体。“它是个体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参与者对自己的行为,对生活和共同体意味着什么,有着共同的理解”( Lave&Wenger)。而对于语文学习中的习作环节来说,不仅关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联,更需要借助于同伴、社会等多维的资源和力量,营造良好的习作学习氛围,让尽量多的同学都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习作学习、思考、实践,引发不同思想的碰撞,使交流、讨论成为一种必然,知识的形成、能力的迁移成为活动的必然结果,从而保证习作任务的完成。为此,我们倡导积极建构习作共同体,积极帮助学生开启小学高年级习作学习之门。
一、师生之间:对话中开启写作智慧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但教师处于点拨与引领的效能中,教师要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在认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对话,将写作的方法和智慧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会合理选材,从而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下“我身边的小能人”这篇习作时,学生在审题和选材上还存有一定的障碍,教师则利用师生对话进行了这样的引领:首先,紧扣关键性词语指导学生进行审题:写自己身边的,而不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写的是“小”能人,是小伙伴,而不是成人;其次,链接生活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学生选择:在自己生活中看到过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小能人?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材料的收集与甄别,获取相应的写作经验。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就充分发挥了自身点拨引领的效能,在师生之间高质而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智慧。
二、同伴之间:分享中获取认知经验
班级授课制的价值就在于利用不同学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经历,丰富学生内在的思考维度,以便于学生能够接受来自不同生命个体的内在认知。因此,习作教学就不能完全停留在教师指导的层面,而借助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成员在同伴之间的分享中学会悦纳其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丰富自己的认知。
如教学“描写一种自然界中的变化”这篇课文时,在进行集中性指导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扩展认知,教师要求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探讨彼此之间的认知。比如描写“雾气”这一个自然现象时,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纷纷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有的从时间的不同来描写雾气的变化,有的学生从不同的观看角度展开描写,有的建议描写不同区域的雾气……尝试切换不同的描写角度来补充学生的写作灵感。
教师的认知必然是有限制的,学生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潜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获取认知性经验。
三、班级之间:交流中促发自我反思
从个人到小组,然后就可以尝试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让富有创意的独特经验能够在班级中分享。为此,教师就需要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将小组中最有想法、最让人想不到的观点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删选,让参与交流的内容能够让其他学生有所思考,形成补充认知。
还以描写“雾气”为例,一位学生提出可以站立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雾气的变化便能立刻展现出来。比如从高楼向下看、在街道上看、在菜地里看……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雾景也是完全不同的。正是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注意聆听,并能够从中学会与自己的原始思考进行对比反思与调整,让学生能够获取更大的效果。一位学生在聆听了他人的发言之后,就将角度的变化与自己设想的时间变化融合起来,通过两个维度的相互渗入,将雾景的变化之景描写得淋漓尽致。
四、生社之间:参与中扩展认知视域
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写作就是要关注生活、描述生活,因此不能将作文的范畴局限在书本、局限在教室,而需要将关注的视域扩展到学生身边的生活、社会资源,借助于更丰富、更立体的框架资源,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比如在描写自己家乡的一位名人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走上街道、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带着课堂中习得的方法,到社会中去探寻资料,调查走访,获取最有价值的资源。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在面向社会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指导和鼓励: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自己需要描写的对象,并对其进行简单的了解,明确自己所描写的方向;其次,可以借助于网络对这位名人进行初步的感知与了解,为深入的探寻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分别采取富有针对性的调查采访,与这位名人形成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从他们的口中获取最直接、最有效的资源;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通过不同路径所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统整与分类,并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删除与选择,为自身的语言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退隐到后台,将学生推向最前端,直接与社会资源进行接触,真正为学生核心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习作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或者教师纯粹的单打独斗环节中,而需要让学生在经历师生之间的交流中来分享写作智慧、在生生之间的分享中获取认知经验、在班级之间的交流中促发自我反思、在生社之间的参与中扩展认知视域。